第15章 胸中有丘壑——劉備的運籌之功與現代經營(5)(1 / 3)

劉備在這種“隨機應變”的思路指導下,深得其中三味:那就是把水攪混,然後再趁機逃脫。這不!劉備在袁紹手底下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主要目的是暫時安身以尋找自己的義弟關羽和張飛。自從兄弟三人徐州失敗後,音信皆無,誰也找不到誰。那時可不像現在通訊手段這麼發達,用傳呼、手機之類管保你能在人山人海中找到所找之人。湊巧,剛剛聽說曹營中有一赤麵長須之人,手使大刀斬了袁紹大將顏良。劉備可以斷定,此人必是自己的義弟關羽。他真是又驚又喜,喜的是終於得到了失散多時的義弟關羽的下落;驚的是在這種形勢和場合之下,袁紹知道後一定不會放過自己,殺頭之禍馬上就要來了。得想個法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果然,袁紹一見劉備便大罵不止,並且欲斬劉備。劉備非常鎮定,他想:目前惟一能幸免的手段就是使袁紹心疑,使其無法斷定斬顏良之人為關羽。於是他不慌不忙地說:“明公,你千萬不能隻聽一麵之詞而絕了咱們倆之間的情義。自從我跟關羽在徐州失散以後,很長時間音信皆無。我們都不知道誰在哪裏,我怎麼可能故意使他來殺您手下的大將呢!更何況我還在你的軍營中,難道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再說,天底下相貌相似的人多得是,難道赤麵長須之人就一定是我的二弟關羽嗎?請您三思。袁紹被劉備的話給弄糊塗了,想了一想,劉備的話確實有點道理。隨即仍請玄德上坐。劉備躲過了這一劫。

但是,事情偏偏跟劉備作對,關羽再斬袁紹大將文醜。並且還打出了大旗,上寫“漢壽亭侯關雲長”七個大字。袁紹聞知大怒,看你劉備這次還怎麼狡辯,令推出斬之。劉備心想這下子可完蛋了。不行,還得想個法子,隻好來個“順水推舟”了。於是他不慌不忙地對袁紹說:“明公你太不明智了。這明明是一個‘借刀殺人’之計,您怎麼能看不出來呢?過去曹操和我在許昌‘煮酒論英雄’,稱天下英雄惟我和他曹操。他素來忌妒我,現今知道我在你這裏,怕我幫助你,想要置我於死地,所以才故意使我二弟關羽殺掉你二員大將,目的就是激怒你,借你之手殺死我,這是曹操的詭計。我相信明公你是個深明大義之人,一定不會上他的當。請明公三思而後行。”袁紹覺得劉備的話有道理。劉備一看有門,心想再加把火。於是繼續對袁紹說:“為感謝明公你對我的知遇之恩,我可以寫一封信,派人密送給關羽,令他來投您。他見到我的信一定會星夜趕來的,你看怎樣?”袁紹聽後大喜,遂聽從玄德建議,與玄德重歸於好。

現代條件下的商戰與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戰場已是大大不同,絕少麵對麵的直接敵對,而在不知道對手所在的情況下被對手擊倒,高科技信息產生的發展使這種模式由理想狀態變為了現實。現代條件下的商戰隨著各個企業集團化和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已經變成了對其稀缺性的資源的競爭。資源是有限的,但是信息是隨時變化的,永遠不會窮盡的,每條信息都可能會給一個企業帶來無窮的發展機會,但同時如果不善於把握信息,不善於抓住信息帶來的機會也可能會導致企業的滅亡。這就對領導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善於隨機應變,見機行事。

劉備的這種隨機應變的本領給我們很多啟示。許多企業家將之成功地移植到企業管理過程中,麵對紛繁複雜的市場形勢,及時改變思路和經營策略,在市場競爭中如魚得水。沈陽市變壓器廠通過勇於轉變,邁向成功的例子就說明了這一點。

沈陽市變壓器廠(簡稱“沈變”)是始創於1938年的專業生產大型變壓器和互感器的製造廠。全廠現有職工15000多人,固定資產約4億元,占地40多萬平方米,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廠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變壓器生產企業,在我國電力行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要說起沈變成功的原因。沈變人可以自豪地告訴你是適變——適應市場形勢,及時改變各項策略是成功的法寶。回顧他們所走過的路程可以看出他們適變的步驟:

1.

轉變思想——成功的前提。過去的沈變是按國家嚴格的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的。它的產品生產計劃每年由國家電力部門確定,再由國家撥給所需的材料,按計劃生產周而複始。麵對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向市場經濟體製轉變的這一新形勢,他們在經曆了短暫的陣痛之後清醒地認識到,要取得成功必須闖出一條適應於自己的獨特的新路,而這一成功之路的前提是轉變思想。在這一思路指導下,沈變人放下架子,從以前形式上的被動變為主動,派出人員拜訪用戶,聽取用戶對沈變的意見,虛心接受他們的建議,互想溝通,增進理解,打破了受孤立的局麵,解決了用戶和企業之間感情上的矛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2.

轉變機構——成功的基礎。麵對新形勢,沈變人改變原有的產品供應體製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即將由用戶主動通知廠方需貨,再由廠方送貨的形式,改為廠方主動聯係客戶。特別是針對產品特點,在各地區設立辦事處,目的是一旦產品出現故障,能得到及時的修理,使原來的由於信息不暢而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這就縮短了企業和用戶之間的距離,並且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各地區電力發展的信息,並且使企業根據這些信息來製定規劃和開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