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被袁紹打敗,現在正躲在城裏不敢出來。公孫瓚想派人送信求救兵,結果救兵沒求到,信使卻被斬。袁紹設計把公孫瓚的兵殺死大半。袁紹力量大了,便想奪玉璽稱帝。現在袁術正在行程中,想要給袁紹送玉璽呢。
劉備聽到這裏忙起身對曹操說:“袁術必從徐州經過,我請求截擊袁術。”曹操大喜,撥給劉備軍馬。劉備馬上準備行囊,快馬加鞭,急忙上路。劉備知在曹營,如籠中之鳥,網中之魚,這次出行就好比魚進入了大海,鳥飛上了青天。任曹操後悔也追不回來了。
劉備善於抓住時機,及時脫身,在新的起點上尋找新的機會。這種策略用在商業上就是尋找合適的機會擺脫困境,向新的目標進發,進行戰略上的轉移。
劉備此時身處曹營,可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麵對著曹操對他的提防;家人被困徐州;愛將趙雲不知身在何處;身負董承的密約與獻帝的企盼……劉備還要韜光養晦,學圃種菜,與曹操飲酒談笑論英雄——可以料想劉備滿心滿腦的尷尬與痛苦。
正在這時,袁紹打敗公孫瓚,袁術也要投奔袁紹,袁紹的力量必然壯大,必然吸引曹操的注意力,成為曹操的強勁對手,這時恰是劉備脫身的好機會,打著截擊袁術的旗號,那曹操必然不會懷疑。劉備的計謀成功了。趁曹操沒有回過味來,劉備輕裝出發了。斬了袁術,重占徐州,見家人,於是又有了喘息的機會,可以暫時穩住腳跟。
劉備成功地分析周圍的環境因素,巧妙地脫身,這給現代企業提供了如何在困境中脫困的策略。
在當今的商業社會,產品經營、市場投資,可以說處處有商機,處處有風險。怎樣在危機中掌握機會,擺脫困境,是十分關鍵的。在投資領域裏,不少人自設陷阱,使自己走入了一個死胡同。有時個人的貪婪和欲望會蒙蔽投資人士的眼睛,使他們不能客觀地分析事物和自己的優缺點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以致於盲目樂觀,或欠缺理智,作出不係統的投資,結果下場慘淡或大敗。
危險之中,也就蘊藏著無限的機會。有遠見、有眼光、有魄力的生意人能夠把握機會,在危機中運用技巧及時脫身,最終成功。
美國著名的汽車企業——通用汽車就是在危機中轉變經營策略,擺脫困境,另辟蹊徑的好例子。
以前流行於國際車壇的一句話叫做“小車看日本,大車看美國,跑車看歐洲”。漸漸地日本車也進軍大車、跑車市場。美國人寧舍美國車而改買豐田、本田等日產車。豐田車能夠發出像BMW同樣的關門聲。日產的LNFINITI售價也隻有德國車的二分之一。本田車在20世紀90年代已年產五百萬台。美國人開始驚恐萬狀,憂心如焚。想盡辦法遏製日本車的出口。然而,盡管美國有保護政策和用貿易逆差做擋箭牌來限製日本車的進口,日本把車場幹脆移到美國本土現產現銷,以堵各種障礙的借口。
正在美國人不知所措之際,通用汽車董事長羅傑·史密斯開始默默進行一項官僚組織與勞資結構的調整。這次關係著美國汽車生死存亡的大計劃,被命名為“土星計劃”。
羅傑·史密斯認為事到如今,要擊倒日本車,就必須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改變以往的生產策略。與豐田合作,至少可以學到日本的最新技術和管理的方法。史密斯力排眾議,大膽地與豐田進行合作。
“土星計劃”的第二步就是投資三十億美元組成一個新公司,在生產設備上高度整合,從元件生產到裝配成車,均采取一貫作業的方式。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勞資結構的調整。要想和日本競爭,不降低勞動成本,一切就成為空談。所以通用公司開始招兵買馬,對象是有團結精神的人。勞資雙方一起工作,共同決策,盈虧均沾,資方不許任意調遣勞工,勞工不得動輒罷工。這種工作模式,果然吸引了許多的人才為“土星計劃”效勞。
“土星計劃”是通用公司在逆境中尋找的脫身之路。這當然不是撤退,而是巧妙地利用當前的環境,麵對日本汽車的攻勢,而與日本公司合作經營借以改變自己的汽車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新途徑。這終於使美國汽車脫胎換骨,再創生機。通用公司通過重大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土星計劃”使通用公司如“籠中之鳥飛向藍天”,通用汽車的效益更加豐厚。
6.永遠掌握主動權
璋乃量撥老弱軍四千,米一萬斛,發書遣使報玄德。仍令楊懷、高沛緊守關隘。劉璋使者到葭萌關見玄德,呈上回書。玄德大怒曰:“吾為汝禦敵,費力勞心。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毀回書,大罵而起。使者逃回成都。龐統曰:“主公隻以仁義為重,今日毀書發怒,前情盡棄矣。”玄德曰:“如此,當若何?”龐統曰:“某有三條計策,請主公自擇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