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彎道超車理論,危機中的機會(1 / 1)

有的時候,我們為了長遠利益,舍棄眼前利益是必需的,甚至是需要冒一些風險的。

在轉機的背後通常會隱藏著危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每一次危機的爆發和出現,可以說就是產業的重新洗牌,也是發展的最好時機。而對於尋找機會之後能夠超越前者的後來人而言,這一時刻就是他們超越對手的最好時機。

2009年6月14日,在芝加哥召開的中美經貿論壇上,李彥宏提出了一個如何在危機條件下超越競爭對手的理論——彎道超車理論。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F1比賽過程中,彎道通常會成為賽車手超越對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特別是在實力接近的情況下,誰能夠在大家都比較謹慎的時候完成超越,那麼誰就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機會。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在彎道上實現超越呢?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那些經驗豐富的比賽選手,會發現,彎道超越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看清楚路況,之後打滿方向盤,再去踩油門,而且這一係列的動作必須一氣嗬成,這樣才能夠獲得你想要的效果。

有一段時間,日本的動漫《頭文字D》中的彎道超車技術不知道被多少人所崇拜。在進行漂移的同時,操控的車輛平行過彎而且還不會和對方的車輛產生摩擦,這樣的技術不能不讓人佩服。

在競技賽車當中,勢均力敵的兩個選手,在直線跑道上一旦落後了一小步,那麼就很難再超越了,所以,落後的一方通常會在對手可能減速的彎道,加踩油門搶道勝出;而對於實力稍微差一些的選手而言,當然也是希望有高超的彎道超車技術,因為這樣就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趕超。

受到這一賽道製勝定律的啟發,李彥宏認為,企業遇到危機的時候就好像是F1比賽當中的過彎道,必須要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拐過這個彎,而且還要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超過其他對手,隻有這樣才能夠反敗為勝。

一個企業在金融危機下,實現彎道超車最關鍵的技巧就是放棄幻想、創新求變和專注如一。如果能夠把這一套動作都做好了,那麼就能夠帶領企業緊緊抓住機遇,早日走出困境。

記得在2008年之前,百度已經連續5年保持了三位數的增長速度,因此,在2008年危機開始肆虐的時候,雖然之前就已經有了阿裏巴巴的馬雲和TCL的李東生所發表過的相關的危機言論,但是在百度的內部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當時的百度一直都在迅猛地發展著。

但是到了2008年的第四季度和2009年的第一季度,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明顯放緩,金融危機波及麵進一步擴大,以及當時傳媒所曝光的競價廣告一事等,這種因素綜合在一起,也讓百度切身體會到了危機的來到。

當時,百度的主要舉措體現在了這三件事情上:鳳巢係統、“框計算”理念和阿拉丁計劃。

我們就以鳳巢係統為例,2009年12月1日開始,鳳巢係統全麵替換了原有的競價排名係統,而這也標誌著百度沿用了8年的競價排名模式正式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轉而啟用更加符合客戶推廣需求、更加注重客戶和用戶體驗的新的營銷係統。

這樣的一種舉措其實也是百度的再一次出征。百度因此也將麵臨客戶對於新係統的不熟悉所帶來的一定流失率,當然,也可能會因此而造成部分利潤流失,以及短時間內公司股價的波動等問題。

實際上,在百度公布了鳳巢係統將全麵上線消息的當天,百度的股價就開始下跌,這也能夠看出華爾街的擔憂。但是就好像李彥宏所說的:“為了盈利,我們必須要暫時忘記盈利。”

是的,有的時候,我們為了長遠利益,舍棄眼前利益是必需的,甚至是需要冒一些風險的。就好像賽車手在彎道超車的時候,他同樣也是會冒著諸如方向盤失控、與前車發生碰撞、退賽等一係列的風險。但是如果他能夠成功超車,那麼就將取得豐碩的戰果,很明顯,風險和收獲在有的時候是對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