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激勵員工的方式方法(1 / 3)

員工激勵的主要方式

班組安全檢查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現日常生產中安全隱患的有效方法。安全檢查是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很高又非常細致的工作,同時也是容易走過場的。因此,安全檢查必須高度重視,求真務實,絕不能作“秀”。通常,應對以下內容進行檢查:

檢查內容

(1)查安全意識。檢查班組成員是否牢固樹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將“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

(2)查規章製度是否健全、能否執行。檢查是否有安全操作規程;查安全操作規程是否公開張掛或放置;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是否貫徹“三同時”原則;如果發生事故,是否認真執行“三不放過”原則;查安全信息是否能迅速傳達到班組。

(3)查生產設備、設施和安全器具是否正常。如果生產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就像有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引發事故,因此,一定要認真檢查生產設備是否存在事故隱患;查設備安全裝置是否齊全,勞動條件、作業環境等是否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如設備器材堆放是否合理、整齊,通道是否暢通;查防塵、防毒等安全生產設備是否正常有效地投入使用,是否按要求配備相應設施和衛生用品,如洗手池、藥箱等;查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是否按監察規程執行;查消防器材是否按規定放置並定期檢查更換;最後,查安全防護、保險、報警、急救裝置或器材是否完備。

(4)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否齊備及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種類繁多,一定要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配備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並讓員工正確使用。

(5)查有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6)查安全計劃措施是否落實和實施,特別是一些整改計劃,能否落實與班組的監督檢查息息相關。

(7)查遵章守紀情況。通過檢查,獎勵好的,對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要堅決處罰,以此形成班組遵章守紀的安全風氣。

(8)查工作銜接配合是否合理。據統計,在交接班或開工一兩個小時之內發生的安全事故占事故總數的30%以上,因此,此時班組長絕不能掉以輕心。

安全檢查的方法

安全檢查的方法有:經常性檢查(如班組月查、周查、日查和抽查等)、專業性檢查(如防寒保暖、防暑降溫、防火防暴、製度規章、防護裝置、電器保安等專業檢查等),還有節假日前的例行檢查和安全月、安全日的群眾性大檢查。另外,教育班組成員養成時時重視安全、經常注意進行自我安全檢查的習慣,是實現安全生產、防止事故發生的最重要方式。

(1)班組成員自我安全檢查。每一次生產事故,受害最大的都是第一線的生產人員,因此必須學會自我安全檢查。特別是對於那些剛到新崗位的工人,要堅決製止“邊幹邊學”的極端錯誤做法。自我安全檢查可分為五類注意事項:第一,查工作區域的安全性。注意周圍環境衛生,工序通道暢通,梯架台穩固,地麵和工作台麵平整。第二,查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注意堆放或儲藏方式,裝卸地方大小,材料有無斷裂、毛刺、毒性、汙染或特殊要求,運輸、起吊、搬運手段,信號裝置是否清晰等情況。第三,查工具的安全性。注意是否齊全、清潔,有無損壞,有何特殊使用規定、操作方法等。第四,查設備的安全性。注意防護、保險、報警裝置情況,控製機構、使用規程等要求的完好情況。第五,查其他防護的安全性。注意通風、防暑降溫、保暖情況,防護用品是否齊備和正確使用,衣服鞋襪及頭發是否合適,有無消防和急救物品等措施。

(2)一班三查,指班前、班中、班後的檢查。

(3)節假日安全檢查,查作業人員的勞動紀律、防火等安全隱患。

(4)季節性安全檢查和定期安全檢查。根據季節變化,查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是否到位;班組應安排好骨幹人員定期對本班組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檢查,並做好記錄,班組長承擔起班組安全“第一責任者”的責任。

此外,各班組長還應建立安全管理台賬、安全教育、安全檢查記錄。對新上崗或轉崗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考試合格後方準上崗。生產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班前教育,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檢查作業人員用具的使用情況,確保不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可供班組長選擇的激勵方法

個人勞動保護用品主要有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口罩、耳塞等,有些特殊工種還有特殊的服裝。班組成員是勞動保護用品的直接使用者,管好、用好個人勞動保護用品是班組勞動保護的一項重要具體內容。班組長在領導生產的同時,要抓好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工作,教育班組成員正確使用符合規定的個人勞動保護用品。

班組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勞動者從事的工種、作業條件和接觸有毒物質的情況,按企業管理部門的規定,領取所需勞動保護用品,要防止將勞動保護用品變相成為人人都有的福利待遇。

(2)供應的個人防護用品要在生產中使用,實現它的效用,並做好監督檢查。

(3)為在有毒、有害、高溫作業場所工作的班組成員領取保健食品。

怎樣對員工進行授權激勵

對新員工的培訓關係到企業的未來。日本鬆下公司的員工教育是從員工剛加入公司就開始的,凡新進員工,隻有經過8個月的實習培訓,才可能被分配到工作崗位上。

新員工的教育訓練是班組長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好的訓練方法能夠讓員工掌握崗位的基本要求,培養端正的工作態度和作風,是高品質、高效率生產的基礎。

指導新員工有以下基本步驟:

消除新員工的緊張心理

剛開始時,新員工心裏高度緊張,生怕做錯了什麼,如果培訓人員也板著臉的話,那新員工就更加不知所措,結果越緊張越錯,越錯越緊張。可先找一兩個輕鬆的話題,打消新員工的緊張心理,心理一旦輕鬆,培訓也就成功了一半。

解說和示範

將工作內容、要點、四周環境逐一說明,待新員工大致有印象後,實際操作一遍做示範,解說和示範的主要目的是讓新員工在腦海裏有個印象。此外,還應留意以下幾點:

(1)如有危害人身安全的地方,應重點說明安全裝置操作或求生之道。

(2)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有疑惑時,要解答清楚。

(3)必要時多次示範。

一起做和單獨做

做完一步,就讓新員工跟著重複一步,每一小步的結果都進行比較,若有差異,要說明原因在哪裏,反複進行數次後,可單獨讓其試做一遍,此時,要站在一旁觀察,以策萬全。此外,還應留意以下幾點:

(1)每進步一點,都立即口頭表揚,消除新員工緊張心理和增強其信心。

(2)關鍵的地方讓其口頭複述一遍,看其是否記住。

(3)觀察時動口不動手,讓其自行修正到OK為止。

確認和創新

新員工能夠獨立工作後,對最終結果要反複確認,直到可“出徒”為止。包括:

(1)作業是否滿足作業標準書的要求。

(2)能否一個人獨立工作。

(3)有無其他偏離各種規定的行為。

傳授新員工技能後不能算功德圓滿,還要鼓勵新員工大膽創新。

重新培訓的情況

如出現下述情況也需要重新對員工進行訓練。

(1)因升職、調配而引起的職務變動。

(2)工作的做法(方法、工序、材料等)發生變化時。

(3)變更生產及業務計劃時。

(4)存在安全隱患,為了謀求徹底的安全作業。

個別班組長生怕新員工超過自己,留上兩手“絕技”不外傳,殊不知,這是一種相當保守的做法,該學會的終要學會,不是在你這裏,就是在其他班組裏。如果沒有集體意識,最終個人的存在會變得很局促,而且該教的不教,關鍵部分就必須自己動手才行,如果自己有特殊情況需要暫時離崗,就沒有人能夠頂得上來。這種狀況持續的時間一長,就會影響到班組的共同績效和集體榮譽,最終也會使班組長自己的升遷機會變得渺茫起來。

精雕細刻才能出精品,要想在新員工裏培養出精英,就必須花上些時間,必須有耐心,甚至要花上幾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一個好徒弟。

怎樣對員工進行目標激勵

清朝末年,著名學者俞拋在他的《一笑》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京城的官吏,要調到外地上任。臨行前,他去跟恩師辭別。恩師對他說:“外地不比京城,在那兒做官很不容易,你應該謹慎行事。”官吏說:“沒關係。現在的人都喜歡聽好話,我呀,準備了100頂高帽子,見人就送他一頂,不至於有什麼麻煩。”恩師一聽這話,很生氣,以教訓的口吻對他的學生說:“我反複告訴過你,做人要正直,對人也該如此,你怎麼能這樣?”官吏說:“恩師息怒,我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要知道,天底下像您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能有幾位呢?”官吏的話剛說完,恩師就得意地點了點頭:“你說得倒也是”。

從恩師家出來,官吏對他的朋友說:“我準備的100頂高帽,現在僅剩99頂了!”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卻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誰都喜歡聽讚美的話,就連那位教育學生“為人要正直”的老師也未能免俗。按布朗戴斯大學教育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來解釋,這是因為人都有獲得尊重的需要,即對力量、權勢和信任的需要;對名譽、威望的向往;對地位、權利、受人尊重的追求。而讚美則會使人的這一需要得到極大的滿足。

要樂於讚美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每個人都有渴求別人讚揚的心理期望,人一旦被認定其價值時,總是喜不自勝。

有些領導樂於批評,卻不願意去表揚下屬,或許是他們覺得批評要比表揚更加容易吧。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可能就會失去一個很好的激勵下屬、提高下屬的機會。許許多多的研究表明,最能激發員工全力以赴、高水平發揮的是給予他們讚揚與肯定。

一聲真誠的感謝,既表達了你對員工某種行為或價值的欣賞,如坦誠、正直等,也能大大鼓舞員工繼續表現出你所看重的行為,使這種行為漸漸蔚然成風。它所反映出來的不僅是你的工作責任,更看出你掌握全局、著眼整個工作環境的能力。

讚美要及時

有句古話說,“賞不逾日”或“賞不逾時”,意思說要及時行賞。隻要你發現下屬有可讚美之處,就要及時予以表揚,而不是等到年終總結時才實施。隻有這樣,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否則員工心裏就失去了平衡性。如果隔上很多天,甚至幾個月以後再提及,讚美的效果就大大降低,而且當事人還會有被忽視的感覺。

讚美的內容要具體

讚美的時候,其內容要具體,要有意識地說出一些具體而明確的事情,而不是空泛、含混地讚美,讓對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比如,如果你隻是泛泛地讚美道:“小張,你今年幹得不錯!”那小張可能會受寵若驚,但卻不知道你在稱讚他哪些方麵;而如果你具體地提出他的某件事情進行讚美:“小張,今年你開發客戶這項工作做得很好”,那這種表揚肯定會起到較大的激勵作用。

讚美的語氣要真誠

英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卡斯利博士曾經說過:“大多數人選擇朋友都是以對方是否出於真誠而決定的”,每個人都珍視真心誠意,它是人際溝通中最重要的尺度。同樣,你在讚美下屬的時候,語氣必須真誠,千萬不要言不由衷,不要因為激勵而激勵。真誠的讚美才會換回真心的回報,否則,你的下屬難免會產生“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的懷疑。

要注意讚美的場合

一般情況下,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通常會采取當眾讚美的做法,這樣,不但對於被讚美的員工來說激勵是最大的,而且對於其他員工也可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但是,當眾讚美時,必須是被讚美者的事項得到大家客觀的認同,比如,業務競賽獲獎了、取得某項技術發明創造了,否則其他人難免有不滿情緒。

有時候,為了增加表揚的真誠性,我們還可以采取“間接讚美”或“迂回讚美”的方式,即不是當麵表揚他,而是背後表揚他,借第三者的話來讚美對方,或者在當事人不在場的情況下表揚他,這樣比直接讚美對方的效果往往要好。

如何創造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

有人認為,批評就是“得罪人”的事。所以,有些班組長從不當麵指責下屬,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指責下屬後彼此的人際關係,從而造成某些下屬的不當行為一直無法得到糾正,而有些班組長雖然敢於運用他的權力糾正下屬所犯的錯誤,但由於不注意方法,在指責下屬後,不但沒有達到改善下屬的目的,反而使下屬產生更多的不平和不滿。

事實上,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後果,恐怕還在於這些班組長在批評他人的時候缺乏技巧的緣故。沒錯,雖然俗話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但是醫藥發展至今,許多良藥已經包上了糖衣,早已不苦口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研究一下批評他人的技巧,變成忠言不逆耳呢?

選擇適當的場所

不要當著眾人麵指責,指責時最好選在單獨的場合。你的獨立的辦公室、安靜的會議室、午餐後的休息室,或者樓下的咖啡廳都是不錯的選擇。

每個人都會犯錯,你要有寬廣的胸襟包容部下的過失,本著愛護部下的心態,同時注意上麵的幾個要點。當部下需要指責時,不要猶豫,應果敢地去做。正確、適時的指責,對部下、對部門都具有正麵的功效。

尊重事實,對事不對人

批評他人通常是比較嚴肅的事情,所以在批評的時候一定要客觀具體,應該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要記住,我們批評他人,並不是批評對方本人,而是批評他的錯誤的行為,千萬不要把對部下錯誤行為的批評擴大到了對部下本人的批評上。請看以下兩種說法:

小張,這件產品是不合格的,你沒有把它標出來。

小張,你工作也大不認真了吧?看看這件產品明明是不合格的,你卻沒有把它標出來。

顯然,兩種說法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但是作為接受者,他的感受會有很大的不同。對於第一種情況,因為它說的是事實,下屬就比較容易接受;對於第二種情況,下屬可能產生抵觸的心理,或者其他消極的反應,因為你的話語讓他很難堪,也許他隻是一次無意的過失,你卻上升到了工作是否認真的高度上去批評他,很可能把他推到你的對立麵去,使你們的關係惡化,也很可能導致他在今後的工作中出更多的紕漏。

既然通過委婉的方式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卻可以獲得截然不同的效果,使你的下屬更能接受你,何樂而不為呢?

采取“三明治”式的批評方式

在批評下屬的時候,最好不要直截了當、開門見山地指出下屬的缺點與不足,而應盡量采取“三明治”式的批評方式,以緩和由於批評所帶來的不滿和對抗情緒。

所謂“三明治”式的批評,是指有效批評的三道程序:首先是認可並讚美你的下屬令人滿意的部分,其次是提出其不足之處並加以批評,最後是給予積極的鼓勵。

(1)先認可與讚美。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犯了錯誤,並不等於他一無是處。所以,在批評部下時,如果隻提他的短處而不提他的長處,他就會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到委屈。比如一名員工平時工作頗有成效,偶爾出了一次質量事故,如果批評他的時候隻指責他導致的事故,而不肯定他以前的成績,他就會感到以前“白幹了”,從而產生抗拒心理。

此外,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被批評的人最主要的障礙就是擔心批評會傷害自己的麵子,損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批評前幫他打消這個顧慮,甚至讓他覺得你認為他是“功大於過”,那麼他就會主動放棄心理上的抵抗,對你的批評也就更容易接受。

“小張,你的技術能力確實很突出,班組裏的很多生產疑難問題都是你幫忙處理的,大家都稱你為‘技術標兵’……”

(2)指出不足之處。認可與讚美是為了緩和批評的氣氛,而不是主要目的。因此,接下來,你就要指出他的不足之處,予以批評。

“當然,人無完人,你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你不是很樂意幫助同事們一起提高,大家有問題問你時,你總是不能給予友好的幫助,這也是你今年綜合考核評分不高的一個主要因素……”

(3)給予鼓勵。正麵的批評部下,對方或多或少會感到有一定的壓力。如果一次批評弄得不歡而散,對方一定會增加精神負擔,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對抗情緒,這會為以後的溝通帶來障礙。所以,每次的批評都應盡量在友好的氣氛中結束,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因此,在指出下屬的不足之後,最好不要以“今後不許再犯”這樣的話作為警告,而應對下屬進行鼓勵,比如說,“我想你會做得更好”或者“我相信你”,並報以微笑。這樣,下屬會把你的批評當成是對他的鼓勵,減少其對抗情緒,使其更樂於接受你的批評。

有些班組長在批評下屬的時候,往往大發雷霆,甚至破口大罵。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因為這種批評很容易造成人身攻擊,讓部屬產生自衛心態,使其無法開放心胸接受批評。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也正因為有自尊心,人在有了缺點之後才會改正。如果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就會因此而對你產生強烈的敵對情緒。因此,在批評的時候,千萬不能傷害到他的自尊,比如說些什麼“你真是無藥可救”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