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班組人員激勵的原則(1 / 2)

激勵員工必做的四件事

危險預知,簡言之就是預先知道生產或作業過程中的危險性,進而采取措施,控製危險,保障安全。

危險預知應包括的內容

(1)班組長要對本班組管轄範圍或承擔的作業項目,先要明確無誤,對重點、難點、危險點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數。

(2)班組應對所承擔的項目、任務,可能會發生哪種傷害,引發哪類事故,如觸電、起重傷害、落物、墜人、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都要在作業前仔細預想,並運用因果圖、事故樹分析等方法,分別列出對策加以落實,防患於未然。

(3)讓班組每個成員都清楚,從人、機、料、法、環幾個方麵細化分析,認真填寫危險預知報告書,交班組長和有關人員批準,並在作業前的準備會上做出交底。著重從作業狀況、發生事故因素、潛在危險、重點對策、預防措施方麵下工夫,以此來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事故處理能力,達到危險預知大家清楚,危險報告人人會寫,從而保證每次危險作業都能順利完成。

(4)班組長要做明白人。班組長和職工之間、職工和職工之間,工作、生活、學習在一個特定的班組集體中,同誌情、工友愛、師徒誼,組成一個共同體。班長要通過“上班看臉色、吃飯看胃口、幹活看勁頭、休息看情緒”來發現班組成員的心理、體力變化,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5)就每一個具體項目而言,班組長都要按照“人員是否足夠、素質是否適應、配合是否默契、方案是否可行”的要求,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危險預知的方法

(1)加強巡檢,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到位。班組長在班中巡檢,要對生產工藝過程,設備運行狀況,安全裝置、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等進行巡檢,每小時一次,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如果本班組解決不了的要及時上報。

(2)班組成員要進行“五查”活動。即查不安全裝置、不整潔環境、不安全行為、不標準操作、麻痹湊合作業。並把查與不查、查粗與查細、查多與查少、查深與查淺列入各成員的業績考核中,與獎金掛起鉤來。

(3)班組建立缺陷檢查、隱患整改台賬。做到記錄齊全、填寫認真、情況真實、有據可查。

(4)強化班組危險預知安全講話。班組長根據生產特點、作業內容,用安全講話的形式,用正反兩方麵的事例來說明安全作業的要點、安全注意事項、預防事故的措施等。

(5)開展事故案例教育。每月或每周,將曆史上這一月或這一周發生的事故案例列出,作簡要地分析評論,達到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杜絕重複性事故的發生。

(6)練內功提高全員素質。對班組成員要有計劃分批組織安全技術輪訓,對檢修班組要按期進行特種作業考核複證,也可進行多項技術培訓、模擬常見的設備故障,找出安全對策,營造良好的班組安全文化氛圍。

(7)深化“結對幫促”活動。班組成員生產水平不同,安全技術各異,必須建立安全監督崗,開展結對幫促活動。以此識別危險物質、識別危險能量、識別危險環境、識別危險行為。識別危險轉化,通過“五識別”來深化“結對幫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