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班組人員激勵的原則(2 / 2)

總之,班組安全工作要想紮實有效,就要開展危險預知,強化班組控製危險的能力,加快隱患檢查整改頻率,提高班組整體安全素質。

班組人員激勵的六條原則

違章操作是指不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的動作行為。導致違章操作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操作者的心理因素造成的,班組長隻有掌握這些心理因素,並對症下藥,才能有效地杜絕事故的發生。

僥幸心理

這是許多違章人員在行動前的一種心態、有這種心態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規程、缺乏安全知識,也不是技術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在他們看來,“違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傷人,傷人不一定傷到自己”。他們常常因為一次違章沒有出事,就認為違章不會出事,而一旦成為習慣,要想改正相對難度加大,久而久之,非出事故不可。

惰性心理

惰性心理也可稱“懶惰心理”,是指在作業中盡量減少體力開支,能省力便省力,能將就湊合就湊合的一種心理狀態。在實際工作中,常有人幹活圖省事,如,不願停機檢查修理等,這恰恰導致了圖一時的方便,卻帶來終生的遺憾。

麻痹心理

有這種心理的人,在行為上馬馬虎虎,操作時缺乏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安全工作雖知道重要,但往往隻是停留在嘴上,在實際工作中不夠重視,缺乏應有的警惕性。

逆反心理

這是一種對抗性心理,它受好奇心、好勝心、虛榮心、對抗情緒等心理導致,這種心理和行為多發生在青年工人身上。在生產中,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對安全生產規章製度也容易產生逆反,如,表現為明顯的對抗性或表麵順從,背後反抗,班組長要特別注意。

逞能心理

有些人喜歡爭強好勝,為了顯示一下自己,常會頭腦發熱,幹出一些冒險的事,結果導致事故發生。

冒險心理

冒險常是一種故意違章行為,也是一種非理智的行為,受激情的影響而不計後果。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在群體中由於實際存在或頭腦中想象的壓力,而在知覺、判斷、信念和行為上與群體中大多數人一致的現象。在安全生產中,如果班組的安全風氣好,受從眾心理的影響,都會安全操作規程,反之,就可能形成不好的風氣。因此,在班組管理中,注意抓作風建設,抓安全規章製度建設、抓領導者的模範帶頭作用、抓執行安全措施的自覺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疲勞心理

人在疲勞的狀態下,行為會發生變形,準確性下降,因此有可能引發事故,所以,班組長要注意班組成員的身體健康狀況,發現有疲勞現象的組員,要安排適當的休息,以免引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