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製的原則
多數事故案例調查表明,90%以上的安全事故發生在班組,80%以上的事故是由於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設備隱患沒有及時排除造成的。
安全管理是生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為預防發生安全事故而采取的一係列保護措施和活動。
作為生產現場的最直接管理者,班組長要承擔起班組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確實做好班組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證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
消除“心理安全”
人的健康,不隻是生理好,而且還要心理好。因此,有些疾病(精神的)需要找心理醫生診治。在衛生上,不僅是環境衛生、個人生活衛生,還有“心理衛生”,比如“不幹不淨,吃了沒病”,就是“心理不衛生”的表現。
由此,可以推斷,在安全生產上,還有“心理安全”。“心理安全”是隱形的、不易察覺的,是生產中更大的“隱患”,更應注意發現和消除。具體來說,生產上的“心理安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聽天由命”。有些人對於安全工作認識模糊,思想上有“命運決定”、“該倒黴”、“小心也沒用”等等錯誤觀念,處於“聽天由命”的被動狀態。
(2)僥幸心理。僥幸心理是影響安全的最為主要的心理因素。就像一些小偷偷了幾次沒被抓到就以為永遠不會被抓到一樣。有些人在經過幾次違章而沒有發生事故的體驗後,以為違章也不一定會出事故。這種僥幸心理,導致他們經常出現違章事件,發生違章事故。
(3)經驗心理。有些人過於自信,尤其是那些喜歡倚老賣老、賣弄經驗的老員工,他們不願意接受新的思想,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總是認為“多少年都是這麼幹的,也沒出什麼事故啊!”“我的師傅就是這麼做的,還不是幹得好好兒的?”
(4)逆反心理。有些人對於領導的行為看不慣,或者感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從而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他們把這種逆反心理帶到生產上,便是領導讓我幹什麼,我偏不聽,窩著火、憋著氣去操作,這樣必然分心、走神兒,容易發生生產事故。
(5)趕工心理。片麵追求生產速度是造成趕工心理的主要因素。任務越急,時間越緊,越容易忽視安全,造成安全隱患。
(6)麻痹大意。研究發現,新手其實並不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反而是那些有多年駕齡的司機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這是因為,新手上路由於自知技術不夠熟練,總是能保持小心謹慎;而那些所謂的熟手,則更容易麻痹大意,最後導致發生事故。
(7)思想負擔。背著思想負擔去工作,就容易分神,就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造成生產者思想負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壓力過大,與同事、或家人鬧矛盾、發生糾紛等等。
(8)心情壓抑。有些人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帶到工作當中,或者在工作當中賭氣,最後不但給企業帶來麻煩,給自己和家人也帶來了痛苦。
(9)樂極生悲。有句人們熟知的安全生產的口號,叫“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最能體現“心理安全”的重要。人逢喜事精神爽,幹什麼都會順心順利,但也要防止“樂極生悲”,以平和的心態、正常的心理從事生產、工作,心理安全、生產安全,家庭幸福、社會安定,一切從“心”開始。
開展安全教育
為了保證安全生產,班組長要做好班組成員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班組成員的安全意識,教育員工認識事故的嚴重性,明白違規作業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還會累及他人的道理。
(1)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正麵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同時,從反麵選取典型事故進行分析,讓那些血淋淋的教訓去喚起員工的安全意識。
(2)規章教育。班組長要經常組織班組成員認真學習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製度,教育員工遵守各項有關安全的規章製度,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3)安全技術教育。班組長要經常組織班組成員進行安全生產技能的培訓、比如設備安全防護知識、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工業衛生知識、消防知識等等。
(4)開展安全活動。安全工作需要常抓常新,方法上不能老生常談,一成不變。要開展多種安全活動,改變員工認為安全工作單調和枯燥的感覺,促進員工講安全、學安全、保安全的工作積極性。比如,班組長可以充分利用早會的形式,與員工進行安全技術交流,指出工作中的危險點和注意事項;可以在工作中和工作後,指出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正確與錯誤的操作,提高員工的安全觀念和技術水平。
(5)做好現場指導。安全教育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班組長要做好現場安全指導工作,及時糾正班組成員在生產過程中的違章行為、不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