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班組的有效監督與控製(2 / 3)

(6)班組長以身作則。作為班組長,在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時,要以身作則,以身言教。俗話說“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這個意思,作為班組長,在工作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行動號召職工樹立“遵章守紀、我要安全”的形象。

做好安全檢查

在生產過程中,班組長要不時地巡視,做好現場的安全檢查工作:

(1)加強對周圍環境和設備狀況的巡查,檢查現場環境、機器設備和相關安全設施是否符合要求。一旦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就要及時處理,要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2)加強對本班人員上崗前安全防護準備工作的監督,檢查和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管理情況是否負荷要求,發現忽視安全的現象要及時製止。

(3)加強班組成員在生產過程中執行安全規章製度的監督,檢查每個職工是否按製定的安全規程操作。

(4)加強對重點人員、重點崗位的監督。

及時處理事故

班組長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出現事故時,應保持頭腦冷靜,動作迅速,切勿驚慌失措,處理失當。

班組長對員工的監督

預防安全隱患

(1)設定工作計劃,並加以實施。

(2)決定作業程序(包括異常時的措施標準)

(3)分配作業。

(4)依作業程序,實施作業者的培訓。

(5)命令、指示作業者,事前與之磋商。

(6)促進設備的安全化並維護。

(7)促進環境的安全化並維護。

(8)實行作業前的檢驗工作。

(9)提高作業者的安全衛生觀念,促其遵守安全規則及作業程序。

發現安全隱患

(1)分析、評價作業計劃的實施狀況。

(2)擇定應改善的作業,並分析其作業法。

(3)檢討作業程序。

(4)知悉作業者身心的缺陷。

有關性向測驗、健康診斷、體力測定等資料,可自作業者本人或人事調查表等處獲得。

(5)檢驗巡視工作現場,借以發現不安全狀態、行動或異常事態。

(6)依災害統計與事例,分析其災害。

(7)確認對策的施行情形。

消除、改善安全隱患

(1)分析評價實施成果,並作適度的處理。

(2)改善作業方法。

(3)檢查作業程序,依其結果修正。

(4)依健康檢查或作業者個人的申述等結果而加以處理。

(5)更換作業者的配置,令其遠離危險或有害的業務。

(6)實行作業者再教育,糾正不安全的行為。

(7)加強作業中的監督指導,並改善其不安全行為。必要時,可徹底推行保證器具的使用運動。

(8)就工作場所的檢視結果,改善各種不安全狀態,或者是針對有害要因的設施,實施防護、隔離、或遙控操作等。

落實班組安全檢查工作

(1)工作前檢查個人防護用品是否合格,工作中是否正確使用。

(2)定期檢查班組安全用器具是否符合要求,並保證安全用具完好,發現缺陷及時更換。

(3)發現班組成員(包括班組長)工作過程中的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行為,及時製止或糾正過來。

(4)現場工作時要嚴格把關,檢查到位,要加強監護並及時提醒作業人員注意安全事項。

(5)經常檢查本班組所管轄的設備以及現場設施的安全狀況,要善於發現各類事故隱患並協助班組長及時采取保證安全的防範措施。

(6)檢查班組安全活動中提出的要求及措施完成情況,以及遺留的問題是否能及時解決。

建立並保持良好的紀律

生產現場是一個動態的作業環境,其實際的情況每時每刻都發生著變化,隨著作業內容的變化,可能會出現新問題。從這個意義出發,事故的預測、預防工作必須貫徹到作業現場。明顯地,操作人員活動在班組,機具設備在班組,事故也常常發生在班組。據統計,有90%以上的事故發生在班組,因此,班組安全培訓非常重要。

安全培訓內容

班組安全培訓的重點是崗位安全基礎培訓,主要由班組長和安全員負責培訓。安全操作法和生產技能培訓可由安全員、培訓員或師傅傳授。

(1)班組概況。介紹本班組的概況和工作範圍,本崗位、工種或其他對應崗位發生過的一些事故教訓及預防措施。

(2)崗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