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遭遇利益衝突時,有時不妨換個角度,換一種思維方式,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談判中,如果雙方出現意見不一致,可以嚐試相互討論彼此的見解和看法;找尋讓對方吃驚的一些化解衝突的行動機會;或是讓對方感覺到參與了談判達成協議的整個過程,協議是雙方想法的反映;在協議達成時,給對方留麵子,尊重對方的人格等等。
而當所有的方法都無法解決眼前的利益衝突,談判眼看就要破裂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尋求外界援助來緩解僵局。這裏的外界援助,往往指外界的一些客觀的標準。就拿價格來說吧,如果在價格上雙方都不肯讓步,那麼不妨借助外在的市場價值、替代成本、折舊的賬麵價值等等來商定最後價格。實踐證明,此種方式的談判將會非常有效,可以不傷和氣地快速取得談判成果。但是,在談判中有一點一定要把握的就是外界的標準應該是公平有效的。
例如:有一個固定價格的土建項目,就地基問題,業主與承包商各執己見,誰也不服誰。承包商認為地基3米就足夠了,而業主認為至少要5米。因為承包商認為用鋼筋結構來做房頂,地基沒有必要做那麼深。而業主卻認為地基深一些房子會比較堅固。如何才能在兩者之間達成一致呢?其實業主可以借助外在的一些客觀的安全標準來說服承包商。因為他所堅持的隻是地基深度要足以使房子安全而已。比如業主可以去了解一下政府對此類土地的地基有沒有安全標準?這一地區的其他建築物的地基深度如何?這一地區的地震風險有多大?等等,遵循一些客觀的標準來解決這一地基深度問題,很可能會找到談判的出路。
另外,我們再來看另一種情況造成的衝突,看看又該如何應對。一般麵對蓄意製造的衝突,切記不能采取麵對麵的硬式方法。采取硬式的解決方法往往會使衝突升級,反而不利於談判的繼續進行。對待蓄意衝突,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麵來著手解決。
(1)態度要剛柔相濟。在談判過程中,談判者的態度既不可過分強硬,也不可過於軟弱,前者容易刺傷對方,導致雙方關係破裂,後者則容易受製於人,而采取“剛柔相濟”的策略比較奏效。一般碰到蓄意製造的衝突,談判中最好有人充當“紅臉”角色,持強硬立場;而另一部分人扮演“白臉”角色,采取溫和的態度。“紅臉”可以針對衝突,直擊對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麵,爭得麵紅耳赤也不讓步。“白臉”則態度和藹,語言溫和,處處留有餘地,麵對出現的僵局,處處從中斡旋挽回。
(2)采用拖延回旋的方針。在談判中,如果在衝突時對手依然態度強硬、咄咄逼人,以各種方式表現得居高臨下。在這種情況下,采取拖延交戰、與其周旋的策略往往十分有效,即通過許多回合的拉鋸戰,使趾高氣揚的談判者感到疲勞生厭,逐漸喪失銳氣,同時使自己的談判地位從被動中扭轉過來,等對手精疲力竭的時候再反守為攻。
(3)采取以退為進的戰術,讓對方先開口說話,打破僵局。待對方表明所有的要求,耐心聽完後,抓住其破綻,再發起進攻,迫其就範。當然有時也可在局部問題上首先做出讓步,以換取對方在重大問題上的讓步。
(4)采取以靜製動的戰術。有時候衝突厲害時,對方可能會遇到對方表現出非常生氣,或衝你大發雷霆的情況。那麼一定要密切注意對方的情緒變動,摸清對方情緒變動的緣由。也許對方在尋找報複的途徑,或是想通過發脾氣的手段取得你的讓步,當然也可能是對方在束手無策情況下的一種情感宣泄。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采取以靜製動的方式,以不變應萬變。畢竟在對方情緒不穩的情況下,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你可以靜靜地聽對方傾訴,千萬不要還擊。盡可能地讓對方的情緒穩定下來,引導對方將理由講清楚,讓對方繼續發泄到最好一刻,再進行下一步的談判。
(5)必要時做出一定的讓步。談判是雙方不斷地讓步最終達到價值交換的一個過程。如果雙方僵持,都不退讓可能會導致談判的破裂。當然,也許對方蓄意製造衝突就是為了逼你讓步,而你做出讓步不正好就正中了對方的圈套嗎?如果能夠把握時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也許一個小小的讓步會使談判進入新的層次。但必須記住的一點就是:讓步一定要有回報。否則隻會讓對方更加有恃無恐,認為你軟弱可欺,談判的態度會越發強硬起來,會變本加厲來迫使你再次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