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情感廣告的巨大魅力已被中國不少企業看好並紛紛采用,如:“雕牌”,一句“媽媽,洗腳”感動了千萬消費者,盡管孩子不會給媽媽買洗衣粉,但媽媽們已經相信雕牌是充滿親情味的品牌;腦白金,一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成功“忽悠”了萬千孝順子女的心。當年孔府家酒先後以“孔府家酒,叫我想家”,“千萬裏,千萬裏,我回到了家……”打響全國;農夫山泉的“這水,正是我小時候喝過的味道”輕易觸動消費者心底最柔弱的部分。另外,還有中國聯通租機業務做的“銀行找我借錢,還要送我手機”;聯通客服俱樂部做的“心到,體貼自然周到”;耘豐農資(化肥)做的“給果樹喂牛奶”等等,也均成功“俘虜”了消費者的心。由此可見,如果情感廣告能夠拿捏得恰到好處,動人心弦而毫不矯情,輕易便能獲得成功。
情感促銷經濟的迅速發展、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使人們對情感回歸的渴望、精神愉悅的追求、個性服務的期望與日俱增。廠商在品牌營銷與服務的過程中,如能關注人生、關注情感這一社會主題,便能最大限度地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和溝通,並營造出品牌良好的個性親和力。
但是,如果企業不能始終如一,在廣告俘獲了消費者的心、已經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之後,又為擴大市場而自毀形象,這樣就隻能落得個遭消費者唾棄的下場。“金利來”就是典型。曾經一句“金利來,男人的世界”,僅用八個字便把男性消費者的情感捕捉住。廣告語告示人們隻有有性格有魅力的男人才有資格加入“男人的世界”。它似乎象征著男人為事業拚搏的精神;金利來僅同男人有關,為男性所專有。追求金利來便成了男人追求個性的體現。
可是後來,金利來又向市場推出了女式皮包和飾品,使金利來不再是“男人的世界”了,嚴重損害了那些追求男人個性和男人事業的消費者的情感。按理講這是名牌擴散戰略,似乎順理成章。然而,要害在於經營者忽略了男性消費者的情感因素。之前金利來獲得成功是因為它把握住男性消費者追求事業的情感因素。後來金利來推出了女式用品使金利來變成了一個不男不女的形象,男人個性顯現的自豪感消失了。每個商家都懂得一個道理:“顧客永遠是正確的”,問題在於怎樣迎合消費者的心理和情感。金利來的成功和失敗正是經營者把握男性消費者追求個性事業的情感需要和忽略了這一因素的不同結果。也許每個男人都懂得即使買了金利來,也未必使你事業成功。但他們寧願自欺欺人,因為這裏追求的隻是一種心理享受,使情感得到某種慰藉。
情感廣告在品牌傳播的過程中,不僅要把訴求點緊緊的放在產品本身上,還要找到將對消費者的關懷與產品利益點完美結合點,給人一種被關愛的感覺,這才能獲得廣大消費者的共鳴。如果在產品的進一步發展中忽略了消費者的情感因素,隻能讓自己的產品營銷更加步履維艱。
9.創意情感營銷典型案例
前麵就情感營銷的細節分別作了論述,這裏我們來看看打破常規,利用情感營銷贏得人心的成功案例。
創意情感營銷典型案例一:蘋果貼名字
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情:
經濟大蕭條時,日本許多中小企業紛紛倒閉,有一家醬菜店也受到很大衝擊。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菜店渡過危機呢?老板經冥思苦想後,便命人去蘋果產地預先訂購一批蘋果,在蘋果成熟以前用標簽紙貼在蘋果上,當蘋果完全變紅後便揭下標簽紙,蘋果上就留下一片空白。然後老板從客戶名錄中挑選出大約200戶訂貨數量較大的客戶,把他們的名字用油性水筆寫在透明的標簽紙上並一一貼在蘋果的空白處,然後隨貨送給客戶。客戶們無一例外都對這種蘋果感到驚訝並受到感動,就是這幾個並不值幾個錢卻頗富有人情味的蘋果,使客戶們記住了這家醬菜店,並成為它長期、穩定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