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良
籍貫:浙江
畢業院校:中南財經大學
職位:董事長
擁有公司:浙江天天好大藥房有限公司
涉足行業:藥品零售行業
天天好大藥房以其低於同類藥品零售企業45%的超低價,遏製了長期以來藥價虛高不下的局麵,在北京、杭州、寧波、沈陽等地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公司成立以來,在浙江、北京、沈陽等地共回收過期藥品達5萬公斤,直接用於過期藥品以舊換新的公益經費高達250萬元。另外,還免費為民工、下崗職工贈藥等等各類公益事業活動數百次,公司及陳金良多次被民眾譽為“慈善大使”。
中南財經大學企業管理畢業,在藥廠打過各種各樣的零工。
1996年,進入一家大型藥企,從一般的業務員幹起,到片區經理,再到負責全國經營。
2001年,跳槽到武漢一家醫藥公司任總經理。
2003年7月,建立浙江天天好大藥房有限公司。
企業情況
公司名稱:天天好大藥房有限公司
公司總部所在地:浙江杭州
公司組成:由浙江天天好有限責任公司和武漢益世藥業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其中前者占51%的股份,後者占49%
主要行業:藥品零售
公司概況
浙江天天好大藥房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藥品零售連鎖公司。公司創建於2003年7月,注冊資金500萬人民幣,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莫幹山路493號。公司主要經營中成藥、中藥飲片、抗生素、生化製品、生物製藥、參茸滋補品、保健食品、計生用品、醫療器械以及日用品等。天天好大藥房有限公司以質量優、品種全、價格低、服務好等優勢立足於浙江,放眼於全國的醫藥界。公司於2004年2月順利通過杭州市藥監局連鎖機構驗收,成為藥品零售連鎖公司。同時,公司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了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標識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並嚴格按照《藥品經營管理規範》(GSP)要求建設,於2004年5月21日一次性順利通過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GSP認證,成為省內藥品零售業的佼佼者。
公司下屬機構及門店有:浙江天天好大藥房莫幹山店、三墩店、樂清虹橋店等。其中天天好大藥房浙江莫幹山店是杭城規模最大的平價藥品零售超市,經營品種7000餘種,經營麵積3500平方米;天天好大藥房三墩店是三墩規模最大的鄉鎮平價藥房;天天好大藥房虹橋店是樂清市規模最大的平價藥房,經營麵積達800平方米,經營品種達4000多種。2004年度公司將再計劃發展連鎖門店10~15家,並逐步建立全省的藥品連鎖網絡。
公司以“時時心係生命,天天關注健康”為企業宗旨,追求“以人為本,奉獻社會”的經營理念,並嚴格按照GSP要求,不斷地建設、完善公司的各項服務、管理製度,在藥品零售市場中為創造天天好的優質品牌而努力。
發展曆程
2003年7月,第一家天天好大藥房在杭州人口最稠密的一條街道上正式開業。
2005年1月8日,北京天天好大藥房正式營業,推出了低價經營模式。開業時,同北京市藥監局宣武分局聯合開展“全民安全用藥、清理家庭藥箱”的大型公益活動。
2005年8月,天天好大藥房與民生藥業、三九醫藥等20家企業正式結成“藥品供銷聯盟”。
2005年10月23日,東北最大的平價藥店天天好大藥房落戶沈陽。
創富曆程
一開就紅的杭州平價藥店
陳金良是土生土長的玉環人,他曾經在武漢商海搏擊了12年。2003年,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回到了浙江,創辦了天天好大藥房。
在經營平價藥店前,陳金良曾在湖北一家國營藥廠有著十年生產銷售的經曆,正是這個經曆讓他認識到虛高的藥價存在巨大的降價空間,加上“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民眾心理日益普遍,陳金良看到了開平價藥店巨大的商機。
2003年7月,陳金良把第一家天天好大藥房開到杭州人口最稠密的一條街道上,開業這一天,湧進店裏來的顧客多得讓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百姓自己提著籃子來買藥,甚至可以說是“搶”藥,店裏準備的1000多隻購物籃被一搶而空。從開業第一天起,天天好大藥房就贏得了老百姓的強烈好感,藥店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然而,藥品零售行業的高利潤曾經是公開的秘密,共同利益之下天然結成的利益聯盟曾經是藥品價格長期如鐵板一般無法撼動的原因。對於其他藥品零售商來說,陳金良則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於是麻煩接踵而來:惡意收購、恐嚇電話、店麵被砸、同行的集體抵製、供應商停止供貨等。
所遭受的挫折並沒有使陳金良退縮,他頂著壓力,堅持站在老百姓的利益角度,並堅信天天好大藥房的這種業態是健康的,老百姓受益了,企業受益了,政府也會支持,這是“三贏”的局麵,所以他更堅定了做平價藥房的立場和信心。
最終,陳金良的堅持獲得了勝利。“天天好”推出藥品“零差價”長期銷售,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極大歡迎,震動了整個醫藥行業,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2003年9月在天天好大藥房低價業態的攻勢下,浙江省級、市級近30家醫院聯合下調常用藥價,迫使醫院主動參與藥品市場競爭,這在全國是史無前例的,堪稱“破冰之舉”。此後的兩年多時間,陳金良在杭州共開了12家天天好大藥房分店,且在開業時長期與10位困難家庭戶開展免費供藥公益活動,對普通老百姓常用的500種藥品實行“零差價”供藥,兩年來共為浙江省老百姓節約藥費達1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