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利用“貼心”福利打造“鐵心”員工(2 / 2)

(4)定期、適當的調整。

彈性福利製度設計的步驟

1.員工需求調查

彈性福利製度必須依據員工的需求而設計,因此,人力資源部必須對員工的需求做一個細致的調查,並將調查的結果初步分類。

2.確定福利購買力

彈性福利的購買力,是一種點數購買力,是一種虛擬的形式。主要根據員工的資曆、職位高低、績效表現,確定標準,評出員工的購買點數,它在企業內部具有類似貨幣的購買力,可以用來購買福利。

在確定了每個員工的福利點數之後,我們要賦予這些點數以現金價值,即一個福利點相當於多少現金。

3.福利物品的定價

對於福利物品的定價,要根據其現實價格,折算成點數,對於不能用貨幣衡量的福利物品,如帶薪休假等,我們可以根據一定的標準,折算成現金,然後再折算成點數。

4.企業內部市場交易

在完成上述幾步之後,我們可以在企業內部進行福利物品的市場交易了。每個員工根據自己的購買點數以及各類福利物品的價格,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福利類型。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儲蓄”和“透支”的情況,針對這些情況,企業可以製定相應的政策。

5.要製定相應的約束協調機製

這主要是針對各種意外的糾紛而設計的。例如,當員工離開公司時,員工的購買點數如何處理。

案例:妙用“貼心”福利

S設計院是一家國家甲級設計院,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勘察、設計和小區規劃,具備國家建設部頒發的甲級工程總承包資質。近幾年,在人才競爭激烈的建築工程設計行業,S設計院的人力資源管理著實受到了很大挑戰。但是,S設計院卻成功地留住了諸如注冊建築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以及高級工程師等一大批核心員工,使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這個設計院的人力資源部經理透露了其留人秘訣——即在洞察員工心理,揣摩員工內心的個性化合理需求的前提下,為核心員工量身打造福利項目,並出其不意地適時適勢發放,從而贏得了核心員工的忠誠。

S設計院的“貼心”福利成功的原因在於以下“三妙”:

“一妙”——選擇福利作為留人的工具

S設計院不用其他企業慣用的如貨幣薪酬、晉升機會等,而偏偏選擇福利作為留住核心員工的重要工具,因為S設計院認為福利作為激勵手段,與貨幣薪酬相比,有著其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福利一般不納稅,所以相對於等量的現金支付,福利對員工就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意義。其次,福利具有靈活性的特點,企業可以根據員工的需求和偏好,製定出各種各樣的福利項目,充分體現員工的個性化色彩。再次,從某種意義上說,福利是人本關懷的一種載體,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感情投入。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福利的本質與安全感和歸屬感有關。正因如此福利才比薪酬更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核心員工。

“二妙”——福利項目的“貼心”設計

S設計院福利項目的設計非同一般,而是強調“貼心”。S設計院善於洞察員工心理,根據員工內心的個性化合理需求,在權衡成本收益的前提之下,精心設計福利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去年年底S設計院留意到不少核心員工因為工作需要而在某大學自費學習英語口語,每天往返需兩小時,每課時花費80元,院領導得知此事後,特地為他們聘請了一位外籍教師在辦公室集體教學並為其支付授課費。學習期滿後,公司還對成績突出者給予一定獎勵。如此一來,不僅省去了員工“充電”的費用,還為員工節省了在路上往返的時間。員工們對此十分感激,學習得更起勁了,工作也更認真了。S設計院巧妙利用人本關懷,對核心員工“因需製宜”,用“福利充電”這種“貼心”福利為核心員工提供“最惠待遇”,恰好擊中了員工的合理心理需求的“要害”。

“三妙”——“貼心”福利的藝術發放

S設計院的福利發放講究出其不意地適時適勢發放,成本很小,但收益卻不可衡量。比如恰逢某位注冊監理工程師的妻子的生日,而此時該工程師工作在國外的某建築工地一線。於是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就以這位工程師的名義為他的妻子送去了生日蛋糕和鮮花。後來這位因為工作而忘記妻子生日的工程師知道後,對S設計院此舉非常感激,工作更努力了,即便後來不少設計院來“挖”他,他都不為所動。想員工之未想,自然贏得員工的感激和對企業的忠誠。S設計院此舉不但融洽了核心員工的夫妻感情,而且還獲得了核心員工家屬對其工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贏得了核心員工的忠誠,可謂“一舉三得”!這種藝術發放福利的方式自然提升了福利項目本身的價值,故稱其妙。

(案例來源:劉紅霞,妙用“貼心”福利,《人力資源》,200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