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建設良好的工作環境(3 / 3)

惠普有一個理論,在新招來的員工中,5年後,大概隻有50%的人留下;10年以後,大概隻有25%會留下。比如10年前惠普招了4個人,5年以後就剩下2個人,10年後就剩下1個人。可是留下來的這個人,肯定已對惠普文化堅信不疑,行為舉止也是惠普化的,這樣的人肯定會為公司做出很多有益的貢獻。

惠普的員工彼此坦誠相待,以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忠誠。惠普要求各級員工都應奉守最高的職業道德準則。然而事實上,個人的道德操守不受惠普規章製度的約束。因此,作為公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一根深蒂固的傳統將在員工中間代代相傳。惠普十分清楚,隻有這樣,才能使內部精誠合作,才能實現企業共同目標。

惠普努力營造一個可容納不同觀點、鼓勵創新的寬鬆工作環境。惠普努力實現確定一致的總體目標,並且允許個人在實現公司目標時,靈活采用自己最佳的工作方式。

再優秀的公司、再優秀的人,都有事業的高峰期,也有事業的低穀期。惠普在低穀時為什麼能及時調整?惠普發展遲緩之時,往往也是總裁換屆之時,然而,惠普總裁換屆總能軟著陸。因為惠普文化總能讓惠普的人保持自知之明、順應時代潮流。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任職13年的約翰·揚與任職8年的普萊特兩位總裁的退位都是主動提出,這與惠普人的一個理念有很大關係,即與其讓別人強迫你做改變,不如你自己做改變。這使得惠普總裁在麵對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發展時,總能非常明智地審視自己的作用。

另外,惠普對一個人績效的評估是360度、全方位的評估,這使得員工感到不會“死”在某一個主管手裏。考核不僅要聽取他的上級主管的意見,還要征求他的手下和同級同事的評價。總之,惠普不會隻聽片麵之詞。

分享成功

惠普人事政策的一個目標是使惠普的員工共同分享公司的成功,認為經營中的利益和責任將由惠普人共同分享。因此,惠普的創建人比爾·休利特說:“惠普相信惠普員工想把工作幹好,有所創造。隻要給他們提供適當的環境,他們就能做得更好。”

惠普通過相應的激勵機製承認他們每個人的成就。反映在一套完整的補償措施上,即薪水和福利,這使惠普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惠普根據業績為成員提供就業安全保障;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愉快、完備的工作環境以發揮他們的多樣化才能,並對他們的貢獻給予肯定;幫助他們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惠普為員工創造了寬容的環境。有時,員工遇到的個人問題會暫時影響工作表現,在此情況下,惠普文化強調周圍人給予理解,這樣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自公司成立以來,員工的身體健康就成為惠普另一個關注的重點。惠普相信所有的工傷和疾病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公司的最終目標是要把它們消滅掉。惠普希望通過這樣的關注使員工喜歡在惠普工作,並且為自己的成績感到自豪。

惠普的退休製度既保障員工的權益,也在積極促進人員流動方麵的良性循環。如果員工到了60歲時退休,除了退休費,還可以拿到一筆額外的獎金;如果多做一年,獎金就會少掉10%;如果堅持做到65歲,這個獎金就沒有了。這主要是鼓勵高級主管能夠及時地退休。所以在惠普,大多數高級主管都會及時退休。

這些做法使惠普對員工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到惠普的任何機構,都能感覺到惠普人對他們的工作是如何滿足。這是一種友善、隨和而很少壓力的氣氛。

(案例來源:中國社會保障網)所謂“待遇留人”,主要是指在政策和經濟實力允許的範圍內,理解和尊重人才在吃、穿、住、行、醫療等方麵的追求,讓人才享受到與其身份、地位和職業相對應的待遇,為他們解決“前顧”和“後顧”之憂。

本文講的待遇主要指高薪、福利、股權、期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