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凝心聚力抓落實——領導幹部提高凝聚力的執政藝術(3)(3 / 3)

之所以提出班子的凝聚力問題,與我們的幹部管理體製有關。從目前我們黨選拔幹部製度情況看,黨政領導幹部都是經過選舉和任命產生的。黨政領導班子的產生是經過組織推薦、考察、研究、任命和履行相關法律程序或通過選舉產生的。在班子組成之初,每個成員之間都不是很了解,需要有一個相互熟悉的過程,這個時期是班子凝聚力逐步形成的時期。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大家彼此熟悉彼此了解,尤其是對一把手駕馭全局的能力以及每位領導成員存在素質、能力、經曆、特長、性格、知識、年齡甚至性別等方麵的差異,對產生領導班子凝聚力都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領導班子“凝聚力”會有一個逐步發展變化的過程。一方麵可能向好的方向發展,一方麵可能向不利的方向發展。如果一把手素質好,領導經驗豐富,駕馭全局能力強,核心作用突出,副職也全力支持和配合“班長”的工作,班子就能比較快地形成凝聚力,並不斷增強。反之,班子就會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強班子凝聚力問題,不僅帶有必然性,而且帶有普遍性。從實際情況看,哪個班子凝聚力強,哪個班子就有凝聚力和戰鬥力,在群眾中的威信就高,工作就有成就,事業就會發展。因此,增強領導班子凝聚力就是提高黨執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礎。

認識和把握各級領導班子凝聚力的現狀和規律,是各級黨委選好配強領導班子的關鍵

從目前河北省各級領導班子的現狀看,凝聚力普遍比較好,但也有強弱之別,對凝聚力強的領導班子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對凝聚力不太強的領導班子要及時跟上做好工作。而且,各級領導班子的凝聚力也都處在發展變化之中,因此要及時掌握變動的情況,超前工作。

加強領導班子凝聚力建設不僅要綜合治理,更要有針對性。筆者認為,影響領導班子凝聚力的因素有以下方麵:

第一,領導班子成員素質和能力的高低。

如果說一個班子內所有成員素質都比較高,都能識大體、顧大局、自覺維護班子團結,那麼這個班子整體功能發揮的就好,凝聚力就強。實踐證明,一個凝聚力強的班子成員尤其是一把手必須具備五種素質(政治素質、理論素質、業務素質、領導素質和人格風範)和五種能力(統攬全局能力、宏觀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知人善任能力、處理複雜問題能力)。

第二,貫徹執行民主集中製的好壞。

從實際情況看,凡是一把手民主集中製貫徹執行好的,班子就團結,凝聚力就強;否則,班子就缺少凝聚力。班子的凝聚力既要看個人素質和能力,更要看製度,各種製度中最重要的是民主集中製的貫徹執行情況。而其中的關鍵,又是一把手貫徹執行民主集中製的情況。

第三,執行《幹部選拔任用條例》是否嚴格。

從實際情況中可以了解到,影響領導班子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在於選人用人。一、二把手之間乃至一把手與其他班子成員之間容易發生矛盾或產生看法的主要在用人方麵。如果一個地方或單位的一把手在選拔任用幹部時,能夠出於公心,嚴格執行《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嚴格按程序辦事,這個班子在選拔任用幹部時就不會發生偏差,就不會在班子成員中引發矛盾,同時,就不會影響班子凝聚力。反之,用人不公就會引發班子成員對一把手有看法,會影響班子團結,影響凝聚力。

第四,上級黨委對下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了解、指導、監督、幫助是否有力。

如果上級黨委、政府的主要負責同誌對下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存在了解不深,監督、指導、幫助不及時的問題,也會影響下級班子的凝聚力。

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凝聚力建設的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領導幹部的綜合素質,是提高班子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礎。

提高領導班子凝聚力,歸根結底要靠提高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和水平,而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的基礎是提高領導幹部的能力和水平。隻有不斷加強領導幹部的學習、教育和培訓,使其更加係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掌握更多的做好本職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提高實際工作水平,才能為提高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打好基礎。

第二,健全民主集中製,實施科學決策。

靠製度使領導班子工作運轉實現規範化、民主化、科學化。科學、民主、規範的領導體製和決策機製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領導班子凝聚力的保證。隻有不斷加強民主集中製建設,建立和完善領導班子議事、決策、協調等各項工作製度,不斷總結、完善和探索各項製度有效落實的長效機製,才能提高領導班子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從而提高領導班子的凝聚力。

第三,唱響“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的主旋律,開創幹事業的濃厚氛圍,使班子更加團結協調,增強班子在幹部群眾中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