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顧客就是顧問
顧客是最好的顧問,顧客那裏有辦法。
員工是領導的顧客,領導沒有辦法了該怎麼辦呢?應該去找員工。
領導也是員工的顧客,員工沒有辦法時也應該去找領導。領導這時就要“挑剔”員工,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挑剔的顧客是好顧客,因為顧客挑剔意味著他有需求,而且他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希望企業可以滿足他——這就是改進的契機。所以,企業千萬不要忽視售後服務,售後服務是最好的銷售方式。
做好售後服務是任何一個企業的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它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企業美譽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發掘商機、開發新需求等。售後服務是一個係統工程,每個人、每個部門都應該建立相應的職責,做好客戶調查。
相應的,作為領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別人不了解你沒關係,你一定要了解別人,領導切忌自以為是。
2.成功是“逼”出來的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山惡水出將軍。“逼”能夠起到高壓鍋的作用,從而發掘個人潛力,促進個人快速成長。課堂上,我采用的就是這種高壓鍋的藝術——讓學員在短時間內接受壓力,快速領悟,完成從石墨到鑽石的轉變。在企業中,麵對壓力,有的人會因此變成鑽石,有的人會選擇放棄,也有的人會鋌而走險,這需要領導者有識人之明。
領導者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善拉,一類善推,善拉的領導者喜歡利用草引牛抬頭的方式,而善推的領導者喜歡用鞭子打屁股的方式。優秀的領導者應該是首尾兼顧,用目標引導,用考核鞭策。在“逼”著員工找辦法時,領導者不能將員工逼向死胡同,而要給予員工一定的方向,有了方向,員工就可能會想到搭橋、翻牆。
領導者不要直接“逼”員工,要“逼”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用什麼逼迫他們呢?讓員工“逼”、讓流程和製度“逼”。學員楊永東介紹說,以前他所在的企業經常出現扯皮踢球的現象,通過一係列的改造,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基本不存在了。他的做法是,首先“正名”,所有管理人員改稱“服務員”。其次,用技術手段建立企業內部的反饋流程和製度,規定任何下屬都可以向上級提問,提問越多,考核得分就越多;上級必須在24小時內給予正麵答複,逾期則問題自動升級到上一級管理者,這樣每個管理人員都有一定的壓力。最後,該做法在公司內部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推行,很多問題在基層領導那裏就得到了解決。
3.領導者的作用是啟發
領導者在指導員工時,不要直接說員工有問題,更不要直接告訴員工問題的解決答案和方法。領導者的作用是啟發,允許員工犯錯誤,讓員工自己去找方法。畢竟,工作是員工自己的,方法也應該由他去尋找,直接把答案告訴他等於抹殺了員工思考的機會,也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
這和授權“三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三心”的領導者不會容許員工犯錯誤,員工就失去了成長的機會。這也是很多企業留不住員工、企業沒有路子的根源。
第四期學員許清霜在向我谘詢時,我告訴她:“價值觀、使命和願景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我不能給你定,你需要自己定。”在我的輔導下,她製定了企業的價值觀、使命和願景,她說:“我定出來後心裏就有方向了。”
領導者的作用是啟發,領導者要學會“偷懶”、“遊手好閑”,對下級要“趕鴨子上架”、讓其“狗急跳牆”,上不了架、跳不上牆的員工就不符合企業的需要,這屬於一種很重要的“術”。
對於培訓而言也是如此,隻教會員工技能往往能事倍功半,但告訴了他原則和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領導者要教會員工多問“為什麼”,鼓勵大家多思考。
當然,不直接告訴員工答案和方法並不意味著,你就不需要知道答案和方法,而是要求你在允許每個人方法都不同的前提下,要有目標、有標準、有文化,如此,員工才會知道該如何做、做成什麼樣子。
4.每日三問:目標、資源、價值
在每一天、在做每一件事情、在解決每一個問題時,都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的目標是什麼?我能整合哪些資源?我能創造哪些價值?
每過一天、每做完一件事情、每解決了一個問題後,同樣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的目標達到了嗎?我充分利用並發掘了更多的資源嗎?我創造了哪些價值?
成功就是這樣每天問出來的。日積跬步,可致千裏。
每天都要給自己、給團隊開早會,學會用最短的時間梳理自己和大家的思路。同樣,在結束工作後,還要檢討自己和團隊的得失。
5.組織高於個人,企業超越老板
組織高於個人,企業超越老板。當領導者樹立了這樣的價值觀以後,企業中的每個人就能承擔起組織的使命;係統的功能可以讓每個人承擔超出自身能力的很多壓力,個人能力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舉個例子,如果老板是開汽車,那企業家就開火車,哪個角色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答案當然不言而喻。這就是“鐵路效應”。
當員工有了係統思考的能力後,就可以充分運用交叉培訓、團隊協作、分享等方式解決問題,組織效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
6.使命決定壽命,價值決定尊嚴
為什麼有些企業的壽命不長?因為企業沒有使命;
為什麼員工會頻繁跳槽?因為企業沒有為員工規劃好未來;
為什麼員工不熱愛和忠於企業?因為員工沒有得到尊重,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為什麼有些企業不受社會尊重?因為企業沒有尊重員工,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
沒有使命和價值觀的企業,存活時間肯定不長。
所以,企業要想存活時間長一些,就必須確定使命和價值觀。要想讓員工留下來,就必須為員工做好職業規劃。要想讓員工熱愛和忠於企業,就必須給員工目標而不要任務,讓員工做“一線CEO”而不是牽線木偶。當員工能夠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時,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就有希望了。
7.強者示弱,弱者示強
真正的強者是示弱的,所謂“善戰者不怒”、“大國者下流”。“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越強大就越要禮賢下士,成熟的麥穗一定是低下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