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限製
做任何事情都會受到限製。企業領導在授權過程中,受到的限製主要包括道德、企業製度、預算、人力資源、法律等方麵。
1.道德
違背道德的事情不能做。如果違背了道德,企業遲早會被揭發的,企業不能圖一時的利益而失去長遠利益。
2.企業製度
不要為了完成任務、完成授權而破壞企業製度。
3.預算
企業的預算是有限製的,企業領導要讓被授權人明白,要按照預算合理安排開支,不能一直向企業申請。
4.人力資源
人才永遠不夠用。在授權過程中,企業領導要讓被授權人做很多事情,也要讓其安排很多人做事情。這時候就需要想辦法,以充分利用人力資源。
5.法律
尊重法律是在授權過程中最基本的底線。如果不遵守法律,縱然提高了道德水準,嚴格按照企業製度辦事,企業麵臨的風險還會很大。
最重要的限製是對自身的限製。品德是最好的護身符,企業領導要告訴被授權人,首先要修身,養成良好的品德。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穀歌的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盡管身價過億美元,但是依然開普通的車,租住普通的房子。德可以潤身,富可以潤屋。有時候成功會使人變形,所以不論多麼成功,都不能忘記修身。
四、授權經營的四種層次
授權經營分四種層次:自我授權、相互授權、生態授權和風險授權。
授權經營的第一個層次是自我授權,自我授權就是指自己承擔責任。第二個層次是相互授權,即彼此共同來承擔責任,一般是指在企業內部或者部門內部。第三個層次是生態授權,即在全社會、全世界範圍內承擔責任、整合資源,請全社會、全世界的人來幫助完成任務。第四個層次是風險授權,它是授權的最高層次,需要勇氣和智慧。
(一)自我授權
自我授權就是指自我承擔責任,它的核心是把目標變成習慣。一個人知道多少不重要,關鍵是他能做到什麼。一旦他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那他的執行力就會增強,效率也會提高,這是第一個階段。如果還要繼續成功,希望做得更出色,就得將目標轉化成信仰。我常說,一流的企業辦學校,超一流企業辦文化,把文化辦到信仰這個層次,肯定會達成預期目標的。
把目標轉化成習慣的自我授權,有六種方法可以借鑒:
1.傑克·韋爾奇360法
傑克·韋爾奇每天上班時,都會把他的目標標在牆上,複習一遍,他的目標就會印在腦海裏。目標印在腦海裏的過程中,他會不斷重複,逐步會變成一種習慣。這就是360法——每天關注目標。
2.“三畝地”法
我在南方都市報社做培訓時,他們的廣告部總經理說,在過去的5年裏,報社的廣告額從8萬元上升到8億元。我問他為什麼會發展這麼快。他告訴我,他們種了“三畝地”:“第一畝地”是上班的八小時認真工作;“第二畝地”是當別人喝咖啡時,他們還在認真工作;“第三畝地”是當別人睡覺時,他們還在認真工作。“第一畝地”和“第二畝地”是在用表意識、用思想和意誌播種,“第三畝地”則是用潛意識、用創新在播種,它是前麵工作的結果和升華。
3.“三個方案”法
美孚石油大中華區的總裁曾告訴我,當他還是一名普通員工時,領導交給他的任務,他從來都不會簡單完成,而是一個工作準備三個方案,然後把這三個方案同時交給領導。正因為如此,領導對他非常滿意。
他反複這樣做,到最後,每次領導對他提出的方案都很滿意。領導就派給他更多的任務,他也從中不斷獲得成長。三個方案也使他以別人三倍的速度在成長。量變會產生質變,所以,他才能從一個普通員工提升到企業總裁。
4.目標倒推法
一般情況下,員工都是接受領導安排的任務。一項任務完成後,再等待另一項任務。領導不安排工作,員工就不做。針對這種現象在授權經營時,企業領導可使用目標倒推法。
企業領導可以讓員工自己製定一個目標,比如成為某領域的專家、區域經理、企業總裁等。當設立了目標後,他們會發現,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他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基層經驗等。他們會設計一個成長路線圖,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過去不願意做的事現在會主動去做;過去認為枯燥的事,現在執行起來也有幹勁兒了;一件事做完還有另一件事,做一件事時還要考慮到許多事。漸漸地,在溝通時,他們的情緒也更穩定了,因為不能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大目標的實現,個人也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更願意承擔責任。
5.記筆記
記筆記是修煉人生、管理人生的有效工具。從學習的角度來看,“習”比“學”更重要。溫故而知新,不記筆記如何複習呢?不複習,學習到的東西不牢固,談何提升呢?
我在跟別人交流時,隻要有可能,都會用筆記下來,然後進行分類總結,使其成為建設思想大廈的磚瓦。有些觀點我甚至聽了幾十遍、上百遍,還是會拿筆記下來。有人可能會納悶:“你都知道了為什麼還要記?”我覺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每一次記錄都有不同的理解,我把它記錄下來,就可以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不斷地記筆記,不斷總結,就會不斷得到提升。如果不把學習到的東西總結出來,不把它分類,就沒辦法充分運用這些內容。
筆記是智慧的蓄水池,記筆記是一種很好的管理工具,記筆記實際上就是在思考總結。所以,企業領導應該讓員工記筆記、總結筆記,每一周都要反省自己存在的問題,還要給公司提建議。這樣也可以監督員工學習,提升員工的創新意識,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6.學會分享
我經常到全國各地跟各行各業的朋友,特別是企業界的朋友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每次我都能得到新知識、新感受,因為在分享過程中,過去的經驗又會被重新組合、提煉,從而帶來新感受。
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與不同的人分享交流還可以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相互授權
相互授權就是企業內部的人員相互幫助,彼此承擔責任。相互授權主要有四種方法:一站式會議、“人民戰爭”、高效配合和虛擬董事會。
1.一站式會議
一站式會議的效率非常高。通過一站式會議,大家的智慧可以集中起來,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執行力。很多時候,企業執行力低多是因為溝通存在問題,別人不知道你要幹什麼,也不知道要怎麼幹,遇到問題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我在給一些企業做輔導時,會讓他們把不同部門的員工都集中在一起。比如研發部門在開會時,會邀請銷售部門、後勤部門、采購部門、生產部門等部門的員工,甚至邀請客戶、政府人員參加。這樣大家都知道企業有什麼樣的規劃,並提供支持:銷售人員可以從市場的角度提供建議,後勤人員知道該提供什麼樣的支持,采購人員知道何時應該采購哪些材料,生產人員會告知他們的生產進度,客戶也會告訴企業這種規劃是否符合需要,政府也會提供政策的支持,等等。
我給很多企業培訓的體會是,研發不隻是研發部門的事,營銷也不隻是營銷部門的事,而是所有部門的事。采購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也一樣,企業的事和每個人相關。當每個人都思考這些問題時,大家就會知道該怎麼做。當營銷部門隻想著把東西賣出去而不顧客戶的感受時,這種做法並不利益企業的長遠發展。
所以,一站式會議是個非常好的製度,應該推廣運用。
2.“人民戰爭”
“人民戰爭”即整合企業內部所有人的資源,讓大家一起為企業服務。
沃爾瑪內部建立了一整套的“飛鷹計劃”:讓所有管理層接受收銀培訓,確保管理者在任何被需要的時候都能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時間趕到前台上崗收銀。尤其是在客戶比較多時,其他部門的員工就要臨時上崗收銀,保證客戶不用排很長時間的隊。這就是“人民戰爭”。
“飛鷹行動”是沃爾瑪培訓的一個體現,沃爾瑪還經常在全店範圍內組織行政部門培訓,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嚐試多種工作。這種內部調整的方法既保證了人員的靈活配置,更有利於為客戶服務。
有一次,我在沈陽的一家餃子館吃餃子,等了大約八九分鍾,多種多樣的餃子就端上來了。我問服務員速度為什麼這麼快,服務員告訴我,他們擀餃子皮的方法跟別人不一樣,他們是用雙手擀餃子皮,而且所有員工包括店門口的迎賓小姐都能用雙手擀餃子皮。這就是“全民皆兵”。
在授權過程中,就是要把諸如收銀、擀餃子皮的責任全部交給大家來承擔。火車為什麼可以運載很多貨物?就是因為它走的是鐵軌。鐵軌為什麼壓不彎?就是因為下麵有枕木,把巨大的壓力分散了,這也就是係統的力量。授權經營有助於達到整合係統資源的目的。
3.高效配合
高效配合即部門之間互相配合,及時給予彼此支持,它是相互授權的重要方式。
有一次,我在希爾頓酒店住宿,有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入住後,請服務員在第二天早上七點半叫醒我,結果,第二天早上我起得比較早,就去外麵走了一圈。等我回來,發現房間門口站著三名保安。我問他們怎麼回事,他們說房間的客人讓早上叫他起床,但是現在卻沒有人應答,他們擔心發生意外就過來看看。
我回來的時間隻是比七點半晚了兩分鍾,他們就這麼迅速地做出反應,這說明他們相互之間承擔責任的能力非常強,部門之間的配合非常好。
4.虛擬董事會
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董事會中,一些企業的成功案例可能會開拓其他董事長的思維,產生良好的互動與借鑒作用。
矽穀一些高科技企業在開董事會時,會邀請其他企業的董事長參加。我的公司每隔兩個月也要開一次精品班,其他企業的董事長也會經常參加,把我們的課堂當做彼此學習的課堂。大家一起討論企業戰略、企業文化發展、人才培養、金融投資、商業模式、領袖修煉等方麵的內容。
(三)生態授權
生態授權指要將企業的任務、使命和全世界分享,不要隻動用自己的資源,要去整合全世界的資源,它包括整合全球人才資源、整合全球研發資源、整合全球政要資源和整合全球公司資源。
1.整合全球人才資源
當今,世界已經是一個“地球村”,大家要學會整合全世界的資源而不要僅僅隻關注國內。資源就在那裏,關鍵是你要想到,打開自己的思維。
2.整合全球研發資源
2005年,華為已經有10個研究所,並分布在世界各地。華為如果不整合全世界的資源,如果不花費幾十億元從事研發工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華為的核心就是研發,但是,研發隻靠自己還不行,還必須整合全世界的資源。而像IBM、微軟、穀歌等很多跨國公司在中國也設有研究院,他們也在整合中國的研發資源。
3.整合全球政要資源
有不少企業會選擇讓國際名人幫自己做廣告。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德國前總理施羅德都曾經為中國企業服務過。
資源遍地都是,隻需要我們將思維打開,就可以整合全球資源。
4.整合全球公司資源
複星集團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整合資源,它與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成立私募基金,與阿根廷最大醫藥企業合作開發藥物,投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入股希臘著名時尚產品集團FolliFollie集團。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開始走向世界,開始整合全球的公司資源。
(四)風險授權
風險授權是指授權人在授權風險較大的情況下,為了完成使命,必須授權。它是授權的最高層次,需要智慧和勇氣。
1.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三艘船離開西班牙。10月12日,他發現了新大陸——巴哈馬群島。其後,哥倫布又於1493年到1496年、1498年到1500年、1502年到1504年分別進行了三次航行,不斷發現並“完善”這塊新大陸。
哥倫布為什麼要尋找新大陸?這要追溯到一個意大利人,這個人曾到過中國,回歐洲後居住在熱那亞,他就是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的作者。哥倫布在1476年到葡萄牙後,看了這本遊記,產生了對東方的向往,於是用了18年的時間實現了前往東方探險的夢想。可是,他的發現是建立在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的風險授權上。
1492年,經過四個月的艱苦談判,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同意出資派遣哥倫布去東方並許諾他可以得到1/8的利潤。要知道,當時伊莎貝拉剛打完仗,她是借錢讓哥倫布去探險的。
女王和水手進行談判,這在現在是很難想象的。所以說,授權必須把自己的架子放下來,放下後你才可以了解情況。放下會有什麼收獲呢?新大陸的發現改變了西班牙的命運,也改變了哥倫布的命運。
但是,在授權之前,大家根本不知道能不能發現新大陸,這時候的授權存在很大的風險。如果任何事情都需要確定後才能執行,那就沒有夢想和創新,美國人也不會登上月球,中國人也不會登上太空了。人類曆史就是一部冒險史,冒險就要付出代價。
2.曼哈頓計劃
曼哈頓計劃就是美國的原子彈計劃。當時的美國政府在戰爭的巨大支出中拿出了二十多億美元,授權一批科學家研製原子彈,國會、司法機構也製定相應的法律,整個美國凡是能動用的資源都用於支持原子彈計劃,羅斯福總統賦予這一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
由於集合了當時除德國以外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動員了數目超過10萬的人力,美國隻用了三年時間就研製出了原子彈,這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美國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研製出原子彈,一部分原因也是在於其敢於風險授權。在此之前,德國也在研製原子彈,但是沒有積極去做,而是選擇了將大部分資源投入相對有把握、效果比較直觀的飛彈製造,結果被美國人拔得頭籌。
成果不止如此,曼哈頓計劃不止研發了兩顆原子彈,還成為了美國科學的熔爐和搖籃,對美國科學、工程、人才等方麵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奠定了美國科學和工業技術以及人才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這兩個風險授權的案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授權的四邊製約並不是閉合的而是開放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風險在於目標,曼哈頓計劃的風險在於時間,它們都不確定,因而也成為授權的核心。哥倫布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新大陸,曼哈頓計劃也不知道原子彈能不能趕在對手之前研發出來。為此,其他三個要件都向這個核心傾斜,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力學結構,所有的能力都指向目標——哥倫布的目標是新大陸,曼哈頓的目標是時間,這是風險授權得以成功的條件。這也說明在條件不成熟時,信心和決心可以成為影響授權的關鍵因素,而這些關鍵因素來自更高的戰略構思。
曼哈頓計劃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思考。在“曼哈頓工程區”的工作人員當中,隻有12個人知道全盤計劃,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們是在從事製造原子彈的工作。例如,洛斯阿拉莫斯計算中心的工作人員長時期在進行複雜的計算,但大部分人員不了解這些工作的實際意義。由於不知道工作目的,很多人都不能對工作產生熱情。後來,有一個年輕人說明了具體的工作內容,大家才逐漸產生興趣,許多工作人員還自願留下來加班。經過全體人員的艱苦努力,原子彈的許多技術與工程問題得到解決。
很多企業之所以在授權經營方麵出現問題,除了在“道”的方麵即文化建設上存在缺陷外,還與執行過程中,缺乏戰略性的目標或者目標與員工無關有很大關係,這使得授權沒有目標做引導,人為地將授權置於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