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危機公關中,羅氏公司既沒有抓住危機管理的重點,也沒有捕捉到扭轉局麵的良機;既沒表現出一個大企業應有的魄力,也沒表現出其一貫標榜的誠信。和強生公司比起來,羅氏輸的根本就在於沒有將公眾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公眾就是一切,此次事件對羅氏公司的聲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對於企業而言,危機意味著“危險”,同時也意味著“契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前任CEO奧古斯丁認為:每一次危機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機會。事實上,並沒有絕對失控的企業危機,隻有不合適的危機處理方法。如果處理得當,危機完全可以演變為“良機”。
由於一家報紙記者的誤報,導致全國媒體大量轉載“恒源祥內衣有毒”的消息。事發一周內,恒源祥內衣可謂四麵楚歌,市場滯銷,顧客情緒激憤。與三株企業遲緩的反應不同,恒源祥集團立即啟動危機公關程序,首先主動和中國消費者協會進行溝通,並將有關內衣比較實驗數據公布於眾,告知社會公眾及顧客。然後又向各地工商部門發布告知信函,安撫經銷商。恒源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瑞旗坐鎮上海,親自指揮處理這次危機事件,終於在一個月內平複了“恒源祥內衣有毒”事件。經過及時妥善的處理,恒源祥的企業形象不僅沒有受到絲毫損害,反而因為實驗數據的公示,獲得了消費者的更大信任。
企業危機其實和自然危機一樣,能及早識別危機的存在,采取措施將危機扼殺在搖籃之內,是成本最低的危機管理方式。能夠從先兆中預測到危機,並提出防範危機的決策,比挽救危機更重要。因此,企業管理者要清醒的意識到,懂得在危機來臨的時候正確及時妥當的處理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消除危機的隱患,還必須編寫危機公關手冊,建立一套企業危機預警機製組建危機管理小組,預防強於治病。
建立危機預警機製首先要組建危機管理機構,定期進行企業營運危機與風險分析,進行風險分級管理。將風險分級分類,並訂出解決方案;其次,不定期舉行不同範圍的危機爆發模擬訓練;再次,確保企業內部對話渠道暢通,這樣可以將一些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後,與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協作、互動關係,改善企業外部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