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華為電器、華為3com等多家子公司的成功變賣,“產業資本運作”已成為華為熟練的融資之道。2001年以75億美元把旗下安聖電器賣給了愛默生電器,2005年華為3com 49%的股權賣了882億美元,僅此兩項,華為賺了16.32億美元。通過孵化子公司——使其具有競爭力——再出售,此種模式為華為融得的資金,補充了華為曆史上每一次擴張的資金缺口,此為不言上市的華為的“資本之道”。
另外,華為還積極與合作企業進行抱團取暖。與合作夥伴抱團,在金融危機殘酷的競爭環境下,寧虧華為不能虧同盟軍,要保護同盟軍的利益。比如,華為的通信代理商、渠道分銷商,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當價格越來越低,給代理的利益越來越少時,華為研究怎麼能保護其同盟軍,讓他們活下來。一旦春天到來,這些同盟軍就可以生龍活虎出去搶單,華為就緩過勁來了。
華為集團中48%的員工從事研發工作,截至2008年9月底,華為累計申請專利32822件,連續數年成為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單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加入了ITU、3GPP等七十個國際標準組織,並在美國、印度、瑞典、俄羅斯及中國等地設立了14個研究所,每個研發中心的研究側重點及方向都不同。
靠研究開發的高投入獲得產品技術和性能價格比的領先優勢,這種對技術的瘋狂投入收獲了巨額的回報。2007年底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在此種嚴峻形勢下,很多企業訂單不足、用工量下降。但華為卻在2008年依然實現了高速增長,銷售收入達170多億美元,與2007年的125.6億美元相比,有較大增長,並且其中75%的銷售收入來自於國際市場。
華為成為這場金融危機中的勝利者。任正非說:冬天也是可愛的,並不是可恨的。我們如果不經過一個冬天,我們的隊伍一直飄飄然是非常危險的,華為千萬不能驕傲。所以,冬天並不可怕。我們是能夠度得過去的,我們還要整頓好,迎接未來的發展。任正非認為冬天的寒冷是社會淨化的過程,大家想要躲掉這場社會的淨化,是不可能的。隻有依靠自身的高速成長,才能跑贏經濟危機。
未被危機洗禮的企業難以成為偉大的企業,而在危機中依然能夠保持增長勢頭的企業必然能夠成長為偉大的企業。在危機中生存,在危機中發展,是每一個企業必須麵對和正視的重大課題。這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
有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沒有危機,有了危機,辯證的看待、處理危機,才能使企業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危機是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的源源不盡的動力。隻要我們都樹立起危機意識,一切工作才能防患於未然,企業才能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