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持續成功源自不停追求新知(2 / 2)

在計算機領域有一個人所共知的“摩爾定律”,它是由著名的芯片製造廠商——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力經過長期觀察後提出的。其基本定理是:集成電路芯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倍;用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每隔18個月就翻兩番。“摩爾定律”所闡述的趨勢一直延續至今,且仍非常準確。它印證了英特爾公司高速成長的輝煌曆程,同時,也是英特爾公司持續常青發展的秘訣之一。

微軟和英特爾公司兩家計算機巨擘的持續成功,警示了更多的企業管理者:競爭時代瞬息萬變,任何一個企業稍稍疏忽就將麵臨破產的可能,正如矽穀一家經營者說的那樣:“你永遠不能休息,否則,你將永遠休息。”因此不停地追求新的知識才是企業的長久生存之計,因為每一種知識最終都會因過時而變成錯誤的知識。

現在人類正在步入一個以知識(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分配、使用(消費)為最重要因素的知識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所有經濟行為都依賴於知識的存在。在經濟生產的要素中,知識占主導地位,其他生產要素都要靠知識來更新、來裝備、來衡量。

知識在其生產、傳播和應用的過程中,無不挾帶著滾滾的財源。市場競爭已從產品競爭延伸到工作間的創意和實驗室中的交鋒;勞動生產率的競爭已變成了“知識生產率”的競爭。即生產率和經濟增長,取決於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的速度,取決於創造知識(創新)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和效率。

在知識經濟時代,重視知識是對的,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如果隻重知識,則是對知識經濟十分淺薄、十分可笑的誤解。在知識經濟時代,不是看你知識記憶量的多少,而主要在於是否具有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否具有尋找知識、重組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知識是一種容易消亡的商品,一個企業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學習更快的能力。不僅僅是微軟,對於所有處於科技革命時代的企業來說,永遠追求新知是它們必須擁有的意識和習慣。隻有不斷地追求新知,企業才可能連續獲得強大的競爭力,才能持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