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1 / 2)

朱明院珍寶閣,玉器琳琅,寶瑞祥光。一尊兩尺多的美人雕靜靜站在琉璃龕內,碧綠通透,隱隱帶有油脂光澤。蕭皇後穿著抹胸灑金鳳褶裙,外罩碧紗衣,正笑盈盈地站在雕像旁。看見一襲素袍的卓王孫走入,她便遣退隨侍婢女,說道:“公子認為這尊美人如何?”

美人玉骨,體態妖嬈,一大一小,似乎有兩尊。

卓王孫的目光隻落在玉雕之上,語氣淡然如舊。“上好岫玉,細膩無暇,當屬珍品。”

“我信公子的眼光。”蕭皇後從幕簾後走出,點燃欄架上的燈盞,一回頭就驚呼了起來,“公子怎會變得這樣憔悴?”

卓王孫容貌如昨,在光彩下奪人眼目,然而鬢角的霜白染上幾絲滄桑塵色,襯得眸子越發冷淡。他不說話,一股疏離之意便縈滿全身。蕭皇後細細瞧著他,突然像是頓悟到什麼,急聲說道:“公子隻隨國師出行過東海,難道說,這是國師做的?”

卓王孫冷淡回道:“皇後日後不用再召見我了,惹得國師不高興。”他也不施禮,轉身就走出閣門。

蕭皇後在後恨恨磨牙:“這個蒙老怪!”

當夜,蒙撒領詔令入宮參見蕭皇後,討得一頓好罵。蒙撒梗著脖子爭辯道:“那點小毒算得了什麼,又不會要了你心肝的命!”蕭皇後抓起犀角台,將他砸出門。他扒在門板上叫道:“堂堂皇後,深夜召見使臣,竟然穿成這種模樣!”隨侍早被屏退,蕭皇後一見左右無人,索性提裙走上前,將蒙撒踢開,並關上大門。

蒙撒氣得小胡子亂抖,喝退巡夜的士兵,並密令數語,專程等候在了鼓樓旁。再過不久,四名烏衣烏帽的巫祝趁夜色潛往特使所居的商秋別院。

宮苑內燃著一盞孤燈,花草散發淡淡香氣,眾人均已安寢。

充作殺手的巫祝牽開四角鋼網,悄無聲息地摸上石階。一條軟鞭毫無分差地卷過來,如輕靈的蛇,將眾人一一掃入網內。那條鞭子似乎已經熟悉了他們的套路,無論他們怎麼躲避,都不能避開卷擊。頭領被困在網角,定睛一看,忍不住歎道:“小童姑娘原來有這麼好的身手。”

聶向晚利索地將四人捆成一團,拉住網繩,像是牽著牛羊一般,扯著他們下了石階。巫祝本就是農家漢子出身,大多淳樸,見首戰失利,他們也不驚慌,乖乖跟著聶向晚走出別院。

“帶我去見國師。”

國師門前的寵臣一發話,哪有不聽從的,四名巫祝不多時就帶著聶向晚走到蒙撒跟前。聶向晚以穩固兩國邊境安康為義理,向蒙撒表明特使殺不得。蒙撒哼了哼,神情極不悅。“本國師隻是稍作懲戒,提醒他卓大人別忘了身份,不是真的要拿他的性命。”

聶向晚趁機打聽卓王孫中了什麼毒。

蒙撒嗤道:“紅佛盞花毒能有多大功效,隻是讓他精血衰敗、發淺膚冷而已。沒了那個俊俏模樣,看他怎麼去蠱惑皇後。”

既然聽到無性命之憂,聶向晚也就放下心來。蒙撒即使荒唐,也斷然不會做出對皇後不利的事情,這一點她有十足把握。她掏出一包花香藥粉,趁黑遞交給蒙撒,低聲道:“國師囑托小童找來的方子,小童請花總管親手調製了一包合體香,據傳有奇效。”

蒙撒笑了起來:“還是小童明事理。”

餘下幾日,蒙撒出入朱明院時,春風滿麵。蕭皇後重新寵信大國師,自然對特使一行人就少了很多瞻顧的心思。卓王孫領蕭皇後口諭,在宮內發掘玉石,琢磨胚玉,鮮少四處走動。

每日的晨起及入暮便是聶向晚最難捱的時候,她必須依照禮節前往卓王孫所住的宮苑外問安,並傳遞朱明院的詔令。

辰時不到,卓王孫穿著雪袍就站在花木之旁,一雙琥珀色的眸子比露水還潤得清淡。聶向晚從鉸銀石門後轉出身形,施禮請安後就待退下。

“過來。”卓王孫突然喚道。

聶向晚抬頭,這才看到一案一椅靜靜佇立在卓王孫身旁,上麵羅列著銀盆、雪巾、玉梳等物,而四周無任何人影。

卓王孫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慮,淡淡道:“今日由你當值,過來替我梳發。”

聶向晚遲疑道:“我行走內幃之間,並非是公子的近侍。”

“既然如此,我便向皇後討紙詔令,擢派你來別院隨侍。”

聶向晚躊躇一下,走到卓王孫身前,又施了一禮,說道:“公子可千萬不能這樣做,最近宮裏的變故太多,引得他人議論。我若是再惹出事來,連宮婢的身份都保不住了。”

卓王孫落座,淡然道:“你既是駙馬的妹妹,何必流連一介宮女之位。”

聶向晚轉到椅子後,赧然說道:“亂世生存不易,我也是糊口飯吃。”

見她小兒女情態,卓王孫的眼眸在她身上稍稍一頓,再移開。“倘若天下一統,就不會生出這麼多亂世感慨來。”

聶向晚惶恐聲音傳來:“我隻是宮婢,不敢妄議朝政國事,請公子千萬不要在我麵前提起這些,否則他人聽去,還以為公子是在刺探我國之情。”她說的話尤為必要,且符合身份,若是以前,想必一定會反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