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領導角色與團隊溝通(2)(1 / 2)

比爾·葛培特是考克斯有限電視公司的總經理,住在美國新奧爾良,他的手下有三百多位員工,對於他來說,好好關心你的員工,你公司的業績就會很好。他其中一位員工叫做布萊思·克萊門斯,是一名年輕的工程師。

有一天,休假的克萊門斯去一家器材城購買木料。在他等待切割木材的時間裏,他聽到有人抱怨考克斯公司的服務態度簡直差極了。對於這樣的大聲的抱怨,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越來越多的人圍在抱怨的人身邊。

葛培特每當說起這件事情時,總是會說:“布萊斯有很多選擇,他當時正在休假,而且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老婆在家中也在等待著他。對於當時的他而言,可以當作沒有聽見,隻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但是布萊斯走到那個人跟前說:‘先生,很抱歉我聽到了你對這些人說的話。我就在考克斯公司上班。你是否願意給公司一個機會改善你所說的狀況呢?我保證,公司一定會解決你的問題。’”

“當他說完這些話以後,周圍的人都驚訝極了。當時布萊斯並沒有穿公司的製服,他給公司大了個電話,告訴公司請立即派人去這個人的家中修理,幫助他解決問題。後來我們才知道,其實布萊斯還對這位顧客打了個電話,以證明顧客對一切都已經稱心滿意。他還為顧客延長了兩個禮拜的試用期,並且為給顧客造成的不便道歉。”

這樣的事情你一定沒有聽說過吧,甚至在很多大牌公司也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服務,一個員工要去承擔這樣的職責讓我們有些不可思議。不是自己的工作為什麼還要承擔呢?做這些事情,不僅“浪費”了自己難得的假期,讓人覺得不太可能。但是,這確實是葛培特在公司中培養員工有的心態。他使每個員工認識到隻有公司成功了,個人的成功也就在不遠的將來了。

使員工對工作抱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企業領導人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很簡單,你不能強迫他們,如果他們工作出色,一定是出於他們自己的心願。傑出是不會在強迫的狀態下產生的。

“行動來自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欲望,不論是在政治圈、商業界、學校或家庭中,要提高說服力的最佳良方是:要把他人心中的渴望引發出來。如果誰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機會可以說他是無往不利的,他絕不可能不成功。”這段選自哈理·奧佛史崔特的《改變人類的行為》一書。這個道理仍然適應現在的社會。

美國有一家經營的很成功的安全設備公司。大衛·麥克唐納是貝爾克公司的總裁。他在上述引發他人的渴望這件事情上有出色的表現。他能夠有效的傳遞讓員工信服的公司的價值觀,並且還真心的尊重和關心員工。他有著絕對權威在如何完成公司員工工作這方麵上。工作上遇到困難總能有出乎意料的好結果。

要讓一個人有必須這樣做的欲望,在公司中一定要讓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員工能夠得到尊重,有讓他們信服的公司價值觀和理想,那麼作為領導的你,就可以退居二線,等待成果。

激勵的方法可能不同,但是要做的就是采取行動。從而發揮出員工最大的作用。激勵無法強求,你必須培養激勵的溫床,這會讓人想要成為傑出的人。

4.真心真意表示關注

那些重要的人士所得到的關懷已經很多了,所以你不能隻關注那些重要的人。對那些秘書、助理、接待員等也需要我們給予真心的關注。他們是使你的生活正常有序並且市場被忽略的一群人。時常問一問他們最近的高興的事情,這樣最起碼會讓信件更快的到達你的辦公桌。

主編琳·波維琪現任職《職業婦女》,曾在《新聞周刊》工作了很長時間。剛剛開始工作,她是一名秘書,經過自己的努力,升至研究員。後來榮獲《新聞周刊》第一位優秀女性資深編輯。這個職位表示曾經那些管自己的作家和編輯,現在都開始受她的督導。波維奇對我說:“事情開始變得有趣。”同事們都認可波維奇的晉升,認可她的能力,但是有一位編輯不以為然。她說:“那位編輯其實不是因為討厭我,而是因為他認為我僅僅憑借性別,獲得了這個職位,而他無法開始就無法接受這個安排。他覺得我並非真才實學,但,當著我的麵兒,又若無其事的樣子。我反而是從別人的口中聽到的。”

在波維奇晉升之後的六個月後,這位編輯對於他的不以為然道歉了。有一天,這位編輯走進波維奇的辦公室,坐到她對麵,坦言說:“我必須要告訴你,我對你的晉升一開始感到不公平,你太年輕,經驗不足,得到這個職位或許是因為你是個女人。

但是,這半年來,你說服了我,你對工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很關心編輯和作家們,我真的很感激你。因為在你之前的編輯都隻是把這個職位當成跳板,但你卻讓我看到了你對這個工作真正的興趣,不僅如此,對每個人也充滿了興趣。”

在《職業婦女》雜誌新職位上的做事風格就是波維奇用很長時間培養起來的。她認為,作為領導你應該關心每一個人,認真的關心他們,決不能拒人於千裏之外。她常常和同事們交談,她們有一套聚會係統,每個同事都知道某一天的哪個時間可以有機會單獨和她談話。她對每個人的工作感興趣,也對他們本人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