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拚命為別人打江山,不如做自己的小事業(4)(1 / 2)

早在讀書時期,黃潔芳就一直夢想長大後當一名建築設計師。命運往往愛捉弄人,黃潔芳高考發揮失常,與名校建築係擦肩而過,選擇了機械設計係。大學期間,黃潔芳對機械始終沒法培養出興趣,當其他男同學鑽研機械的時候,她正在廣交會當翻譯,充分發揮自己的英語特長。在廣交會上,她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室內設計師,大大地開闊了她的眼界。自此以後,她開始為這些外商跑腿當采購員,她手上一張一張的訂單得已成交。大四那年,她跑采購的兼職工作年限剛好滿一年。拿著自己努力賺回來的錢,她為自己買了一輛價值10萬元的東風日產騏達汽車,一舉成為轟動全校的“紅人”。

2007年畢業後,帶著對建築設計的滿腔熱情和對“設計師天堂”的向往,黃潔芳在未征得家人同意的情況下,隻身前往迪拜工作,年紀輕輕的她已是迪拜fusion設計室的助理工程師。也是在那裏,她得到了許多的機會,也接觸到了很多世界頂級優秀設計師。公司給了她許多機會,中東地區多個項目的室內設計裝修工程她都有份參加,這些項目有小工程,也有大工程,其中包括迪拜皇冠假日酒店、迪拜皇家國際飯店等。這段工作經驗的積累為她日後自己開工作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東地區終年高溫酷熱,飲食也與中國相差甚遠,雖然黃潔芳對工作十分熱愛,但是對家人的思念以及對異國水土不服等原因,讓她在工作的第二年決定回國發展。此時,她在迪拜的收入相當於一名中國工人工資的5倍,已經算中層水平了。

回國後,黃潔芳決定繼續幹自己的老本行,利用自己在迪拜跑室內裝修設計市場積累的資金和人脈,她將市場的主要方向定為幫助外商做采購和設計。然而出師不利,工作室才開張不久,金融危機突然來襲,一些國外的項目做了一半就出現資金斷鏈的情況,黃潔芳果斷決定轉攻國內市場。在設計行業的這段時間,她了解到當前“中國製造”的東西之所以賣不起價格,主要原因是缺乏設計,沒有加入有價值的創新理念。換句話說,其實國內的設計市場空間還十分廣闊,這將是一個供她發展的巨大平台。

後來,為了支持與幫助大學生創業,政府特意出台政策,給予所有大學生“零注冊資本”的優惠。黃潔芳從報紙上了解到這個消息時異常興奮,因為出國時她就辦了暫緩就業。現在她覺得機會來了,她火速去工商局辦理了相關手續,注冊了屬於自己的一家設計公司,也成為廣州市第一批享受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的人。她僅僅花了錢交了房租,買了一些簡單的設備,設計室就這樣開始了。

萬事開頭難,黃潔芳也是在不斷吃虧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有一次,她幫一位外國設計師采購一盞酒店的吊燈,圖紙和成品都是黃潔芳設計室製作的,最後僅向外國的設計室收取了2.5萬元。後來她了解到,外國設計室將這盞吊燈轉手賣給酒店,價格竟高達300萬元。此外,在國內,她將自己設計的作品拿去廠家生產,經常被生產廠家占為己有拿去參展,一轉眼變成了廠家的拳頭產品擺在站台最前麵。這些都是因為她缺乏市場經驗和產權保護意識,沒有將自己的作品申請專利權。這些事情啟發了她,以後對自己滿意的作品要申請專利權。

發展至今,黃潔芳的工作室已經招兵買馬,加入了好幾個80後的大學畢業生,總共有七八名員工了。她的設計室也漸漸成了母校的學生實習基地之一,吸收了一批學弟學妹前來實習。

“做室內設計,若一年能接下一兩個項目,生活就沒問題了。”黃潔芳滿懷自信地說。隻是設計室才開始,名氣不大,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隻能先從小項目開始,在價格上爭取優勢。“隻要有項目,無論大小我們都做。”廣州市設計費的市價是每平方300~800元,而他們則比同行價格低,每平方隻收取100元左右,甚至30~50元一平方都做過。

黃潔芳的設計室踏踏實實地一路走來,依靠業內人脈的積累和口碑,逐漸走上了正軌,先後接下了上海香薇玫瑰園、保利順德百合花園、廣州雅思兒童培訓中心等項目,其中,最大的一單生意達到100多萬元。

從範丹霞與黃潔芳成功利用自己專業技能創業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秘訣:

1.不要盲目隨大流、趕時髦,要學會“鑽空子”。創業者需要將眼光放在那些沒有多少人注意,卻又利潤豐厚、前景良好,極具發展潛力與市場空間的潛力項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