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呂總得知他的個人情況以及他家裏的遭遇後,表示非常同情,也願意給他一個機會,詳細給他介紹了通常的操作手法,還寄來大量的專業書。呂總並同意他以其公司總經理助理的名義,去招募需要的結構工程師。陸居權收到書本後,惡補了建築方麵的知識,他想以更專業的麵貌出現在大家麵前。不僅僅是讀完了呂總發來的資料,他還在網上搜索了許多關於建築方麵的信息以及所有相關最新政策。他四處發招募結構師的帖子,經常一忙就到淩晨兩點。沒過多久,就有一名吉林的結構師跟他聯係並且希望麵談。
喜出望外的陸居權立馬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呂總。而呂總本次決定從深圳乘飛機到天津見他。哥哥知道此事後,非常生氣,責怪他把騙子引到了家裏。最後,哥哥還是不放心,決定陪他一起去酒店裏見呂總。這位呂總並非哥哥所說的壞人,他很爽快給了陸居權3000元錢作為“跑路費”,安排派他去吉林找這個結構師談。此次呂總還帶來了一份書麵證明,證明他是其公司總經理助理,還特意為他印了一盒總經理助理頭銜的名片。待他到達吉林後,呂總立馬又給他彙了2000元,作為住賓館的費用。他舍不得住那麼貴的賓館,偷偷住進了20元一晚的招待所。很多時候還因為跑到網吧查資料,一夜都在網吧度過。
沒過幾天,這位提出麵試的吉林結構工程師就已經順利“轉會”到了呂總公司旗下。這次呂總又給陸居權打了2000元錢作為獎勵。這也是他在這行賺到的第一桶金。有了這次經曆,他似乎摸到了門道,當月就順利為呂總成功物色到三個工程師。拿到的傭金,再加上自己節省的差旅費,他做獵頭第一個月的收入就達到了一萬元。
後來,他索性專職當起了一名專職的地下“獵頭”員,專職做一位獵頭中介。為了感謝呂總把他領進門,逢年過節他都會打去電話,並且寄去一些家裏的特產。
2006年,陸居權出差北京的時候,與曾經考上清華、北大的老同學相聚一團。他開始感到有點失落,並且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和向往。他將自己想去讀大學、重新當一名學生的想法告訴了已經出院回家休養的父親。父親十分高興,也十分讚同他的想法。春節開始,他一邊複習,一邊還兼顧著業務,經常看書到深夜才休息。
2006年,陸居權參加了高考,考完他又去跑業務了。等他回來時,他才發現自己收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上了大學後,盡管業務非常繁忙,可他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總是抓緊時間學習。
同學們總看到陸居權忙忙碌碌的身影,出差是家常便飯。周末在學校沒事的時候,他總是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連飯都是同學幫忙帶回來,沒有時間出去吃。但他與同學的關係處理得相當不錯,每逢出差,他都會與同學打招呼,也從不在他人麵前過多說自己的豐功偉績,他待人親切,為人低調。
陸居權還在學校裏召集了一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同學,他手把手教這些人,一起在公司裏做起了兼職。後來為了方便出差時去機場,他花了20多萬元買了輛豐田凱美瑞轎車。他自己從不開車,車也不在同學麵前出現,隻是讓司機送到機場就可以了。
陸居權經常要出差,他總是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大部分的課程都得靠自學。後來他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地下“獵頭”公司,變成了名正言順的“獵頭”。發展至今,他的公司在武漢、蘇州、深圳等地都設立了分部,業務量比自己單幹時翻了幾番。
陸居權學業上經過了三次高考,家裏由富變貧,再由他東山再起。大起大落成就了他。從他的身上我們又可以收獲些什麼呢?
首先,善於挖掘並把握機遇。呂總的信息在很多人的眼中都一閃而過,而陸居權卻緊緊把握住了,並且打去了電話,成功抓住了這次機會。
其次,勤奮、肯吃苦再加上堅持,為了一份不確定的工作,他拚了全力去做,努力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專業的形象出現,所以才能以“獵頭”的身份招到一個又一個的人才,從而得到豐厚的傭金。
最後,低調做人,與人相處融洽。
挫折都將成為鋪路石
——【曲折經曆造就別樣人生】
悲慘困苦的經曆可能成為你的絆腳石,令你頹廢不振;也可以成為你的墊腳石,讓你從這裏起步高飛。
光會計劃,光會做夢是不足以令你一夜成功的。
聽過很多次時代光華的培訓老師講課,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非常想在裏麵擁有一個職位。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向我介紹了另一個培訓機構“聚成”。我翻了一些相關的資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聚成”的老板劉鬆琳也與我們一樣,是80後。
從小劉鬆琳的父親教給他“多讀書不如早做事”的信條,也用行動迫使兒子這樣去做。學業成績第一的他早早放棄了學業,小小年紀便不得不到家族企業裏幫忙,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小老板。而嚴厲的父親教訓起兒子來從不顧及情麵,偏偏劉鬆琳的性子倔強,終於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負氣離家的劉鬆琳帶著身上僅有的四五百塊錢,跳上了前往威海的船。初到威海,沒高學曆的劉鬆琳連找個活兒養活自己都難,不得不從舅舅那裏賒酒來賣。開始推銷酒的日子很苦,鋪貨還屢屢遭人白眼。後來,劉鬆琳想到讓人家先擺著賣,賣完了才結,這種“先鋪貨再付錢”的方式在當時當地很“新鮮”。那一年,靠著賣酒劉鬆琳賺了二三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