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逃難奇遇(3 / 3)

白永和說:“我看見紅軍吃糠咽菜,穿戴破爛,心裏就寒磣。聽說你們要上前線打日本,我雙手讚成!堂堂中華,豈能任小日本蹂躪!俗話說,瓜子敬人一點心。我白永和幫不了什麼,隻能聊表一點心意。”

肖隊長自過河後一直做地方工作,既和窮人打交道,也和富人來往,像白掌櫃這樣既出力又出錢的富人不多見。紅軍是講統一戰線的,不管哪個階層的人,隻要有愛國心,就是紅軍的好夥伴,好弟兄。一個走雪山過草地都沒掉過淚的硬漢子,在古道熱腸的白老三麵前湧起了淚花。兩千大洋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那是他多少年的積蓄呀!想到這裏,他就痛快地成全了白永和。說:“謝謝您的好意,紅軍會永遠記住您,白掌櫃!”

白永和覺得,對他來說,兩千大洋顯然不是小數,可是對於山河破碎的中國,又算得了什麼。東北淪陷,華北也快淪陷,一個中國人,別的可以沒有,國家卻須臾不可無。沒有了國家,就成了沒娘的孩子。敢於抵禦外族侵略、保家衛國的軍隊,就是好軍隊。僅這一點,我捐兩千大洋也值!肖隊長和楊參謀對這位訥於言而敏於行的生意人心存敬意。隻是因時間緊迫,無暇促膝深談,肖隊長交代了任務就匆匆走了。楊參謀領白永和來到渡口,那裏早停著幾隻船,白永和叫來他的船工,把船檢查了,就隨楊參謀順河而下,到離此地三十多裏的於家咀渡口待命。

於家咀渡口,已經集結了不少部隊。一隊隊從東麵開來的紅軍,過了河,回了陝北。就在紅軍大部隊將要過完的時刻,一位麵容慈祥的首長,在肖隊長等人的陪同下上了他的船。憑他的直覺,這應是肖隊長的上級或者是上級的上級。白永和在船上照看他的弟兄們,他算是忙中有閑的閑人。開船後,肖隊長把他拉到那位首長麵前,介紹說:“首長,這就是我給您說過的那位白老三。”

那位被叫做首長的人聽說,立刻來了興趣,問:“哦,你就是白老三?”

白永和受寵若驚地回道:“首長,我叫白永和,因為排行第三,人們叫我白老三。”

“就是那個‘到了永和關,先找白老三’的白老三?”

肖隊長點點頭說:“正是他。”

首長生得偉岸,留著大背頭,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他豎起大拇指風趣地說:“山西省有個永和縣,永和縣有個永和關,永和關出了位白永和,外號雅稱白老三。白老板,聽說你的麵好吃,聽說你的船好坐。今天坐了你的船,果然又快又穩;什麼時候能吃上你的兩碗麵?”

白永和心裏熱,臉上紅,眼裏發亮。他不知道白老三的名字竟能傳到這位大首長耳朵裏,他憑著一副熱心腸罷了,不曾想,竟能在陝北紅軍裏傳了開來,想到這裏,有了底氣:“等下回首長過河來,一定補上。”

首長定了定神,想起了什麼。又問白永和:“對了,聽說你還是前清舉人,做過候補知縣?”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提起這件事白永和就心虛,他最不願意讓別人翻他的老底。不過,既是首長問了就得回話。

“陳年舊賬,不值得一提。”

“可不能這麼說,沒有十年寒窗苦,是搞不到這個功名的,有人一輩子連個秀才都中不了。舉人老爺不白當,做了生意也蠻靈放咯(很精明)!”

說話間,船到清水關,肖隊長和警衛員欲攙扶首長下船,首長擺了擺手,示意不用他們幫忙。臨下船時,還和白永和握了握手,說了聲:“老鄉,再見!”

白永和趕忙站直身子,像士兵回答首長的話一樣:“首長再見!”

首長獨自踩著踏板下了船,騎了馬,朝對麵的高山上走去。他身後是長長的隊伍,獵獵的紅旗,再後是澎湃的黃河。作為文人、商人,白永和沉浸在軍隊豪邁的氣概中久久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