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逃難奇遇(3 / 3)

“要得。”肖隊長讚許之後,又把目光轉向一直不吭氣的柳含嫣。問:“嫂子,剛才聽您說話的口音,和您先生不是……”

白永和忙解釋道:“哦,我窯裏的不是本地人。”

“哈哈,您窯裏的,就是我們四川人說的婆娘了。”肖隊長朗朗笑了起來。說著朝天望了望,“噢,不早了,我們該走了。老鄉,不要害怕,您是開明鄉紳,誰好誰壞,我們心裏有數。放心回家去吧。好,那咱們各行其道?”

白永和巴不得盡快結束這場談話,便爽快地回道:“好的,長官,各行其道。”

肖隊長說:“什麼長官不長官的,咱們紅軍上下平等,官兵一致,您看我黑黢黢的,鄉巴佬一個,那裏像個當官的?脫了這身軍裝,還不是平頭百姓!”

肖隊長和白永和握手告別:“哦,忘了給你介紹,”他指了指那位年輕的軍官說,“他是楊參謀,還是你們的近鄰啊!”

楊參謀點了點頭說:“我是延川人,一回生,兩回熟,以後還請白掌櫃多多關照!”

白永和一下醒悟過來,怪不道紅軍對我這麼了解,原來有楊參謀這個眼線。他放大膽子正麵看了一眼楊參謀,隻見他眉宇開闊,眼深鼻端,白淨儒雅,一臉書生氣,哪像個當兵的?他見楊參謀也在琢磨他,趕緊收回目光,說:“好說,好說,還望您多多關照我們呢。”

肖隊長說:“軍民一家嘛,誰能離得了誰?老鄉,山不轉水轉,說不定哪天我們還會見麵,說不定我也會吃您的兩碗麵嘞。”

白永和把銀元遞了上去:“白永和期望大駕光臨!這個你們還是拿上吧,就當是我送長官——隊長的盤纏。”

肖隊長說了句“您在搞些啥子喲?”用手推開白永和,翻身上馬,說聲“再見”,就領頭向東南方向去了。

白永和他們目送紅軍消失在群山之中,也忐忑不安地上了路。

白永和出來躲紅軍,偏偏在雙鎖山上遇到紅軍,他等著紅軍發落,偏偏人家以禮相待,並不為難他。他的心動了,不管這是誰的部隊,夠得上是仁義之師。如果以後遇上了,我白永和一樣也以禮回報。

柳含嫣雖說對剛才戲劇性的一幕不免心存狐疑,但那顆緊張的心還是放鬆了。她想,今天運氣不錯,回家的感覺真好。高興地扭回頭對白永和說:“您的大名可是傳遠了,連紅軍也知道,真不簡單。以後再遇到什麼事,就把白老三的招牌亮出來。”

白永和笑道:“我白老三能值幾個錢?不是我的麵子大,是咱們遇上好人了。看來,逃難是逃錯了,回永和關才是對的。”

柳含嫣若有所思地說:“但願如此!”

白永和與柳含嫣回到永和關,九十眼窯院還是九十眼窯院,照壁上的祖訓依然顯目耀眼,墩台院的每個院落都完好如舊,窯裏的壇壇罐罐原封未動,沒有出逃的白氏子孫都安然無恙。細細尋視,臨走時,埋金銀首飾的地方,沒有被人翻動的痕跡,來不及帶走,倉促中倒進茅坑的銀元,還安穩地睡在茅坑裏。兩人見狀,先鬆了一口氣。聽說紅軍在院外寫了標語,趕出去一看,“抗日衛國”和“打土豪,分田地”的標語赫然入目,剛剛平靜下來的心又泛起波瀾。駐防的閻錫山軍隊被紅軍取代,被封了的渡口,又像往日一樣正常開通。

白永和問財旺:“紅軍來沒來過咱家?”

財旺說:“來過。”

白永和又問:“搜沒搜過咱家?”

財旺說:“人家說,主人不在家,不要動人家的東西。”

柳含嫣問:“都來了什麼人?”

財旺說:“有個姓肖的隊長,還有個楊參謀。這個楊參謀,好像在哪裏見過。”

“原來是他們?怪不得知道的那麼多。”白永和、柳含嫣幾乎同時陷入沉思。

聽其言,觀其行。白永和蟄居九十眼窯院靜觀待變。

閑不住,就走動走動。關村駐著紅軍,不便前去,隻能見天站在院門外,瞅瞅這裏,望望那邊。河穀裏的柳葉青了,榆樹結上了榆錢錢,老槐樹也披上了茸茸的鵝黃色春裝,黃河裏的冰淩消失得無影無蹤,春光明媚,萬物複蘇,春的腳步越走越近,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