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背景
春秋時代,吳越民風彪悍,人人以習劍為榮,諸侯們以武力征服天下。幹將、莫邪是兩位有名的鑄劍高手,當初為吳王鑄劍,有“吳戈鋒利”之美稱。後來勾踐返越,欲與吳國爭霸,遂聘請幹將、莫邪為之鑄劍。
越國公司通過組裝山寨手機這種方式,積累了資金,擴充了企業規模,開始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
但文種很有遠見地看到了公司發展的瓶頸:“我們不能再單純靠組裝手機獲得利潤了,這樣隻能是低級打工者。現在資金積累到一定階段,需要規模擴張,所謂‘樹大招風’,如果還是像當初那樣‘打擦邊球’,恐怕我們會麵臨很多法律上的困境,到時真的成為吳國等大公司起訴的對象了。”
範蠡也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手機芯片的研發技術,自己掌握生產線,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擁有核心發展力。”
勾踐點點頭,問:“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計劃?”
“在吳越兩國交界的地方,有一家民營小工廠,叫做‘春秋廉價公司’,老板是兩兄弟叫做幹將、莫邪。他們當初為吳王生產過手機芯片,質量很好,價廉物美,但由於被吳國的技術壟斷壓製,他們一直打不開市場,不能自主,所以高新技術不能轉化為市場利潤。”
“既然這樣,我們可以與幹將、莫邪合作,聯合起來對付吳國。”勾踐心裏有了主意。
幹將、莫邪兩兄弟的“春秋廉價公司”,是一家民營的手機芯片生產商,他們自發研究手機技術,打破常規,獨樹一幟,不與吳國等大品牌公司的生產線相同,在手機市場——尤其是民間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幹將、莫邪兩人在江湖上被人稱為“怪俠”,亦正亦邪,有些另類,這也是他們被中原各大壟斷公司排斥在主流之外的原因。
文種敏銳地發現了這一特點,尤其重要的是,他看重了“春秋廉價公司”對於手機生產的獨創技術:把需要幾十人、一年多才能完成的手機主板、軟件集成到一起,研製出了廉價的手機芯片,讓手機的生產時間縮短了很多。這種方式由於人為因素較大,缺乏標準體係,曆來被吳國、齊國、晉國等大型公司所排斥,但由於其節省成本、省時生效,常常受到民間中、小企業的歡迎——中、小生產商們隻要將芯片買來,配上手機外殼和電池,就可以組裝出一款手機,缺點是取消了手機入網檢測,但優點是價格極其低廉。隻要能夠提供他們發揮的平台,將生產流程標準化,就一定能夠產生技術優勢。
聽說有這麼一家公司,勾踐非常高興,第二天專程驅車去幹將、莫邪的公司,與他們商談合作。
幹將和莫邪是兩個搞研發的人,一直被吳國所壓製,這次聽說越國主動尋求他們合作,都非常感興趣。但是,幹將、莫邪兩兄弟的性格倔強,堅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麵對越國公司的合作,他們提出很多要求:
“我們的手機芯片,在生產過程中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須按照我們的標準,才能合作。”幹將說,“盡管我們一直被吳國壓製,不能批量生產,但是我們從來不做劣質芯片,這是我們的原則。”
“當然可以,我們有中、低端市場的銷售網絡,與你們的研發合作,可以取長補短,迅速成長。”勾踐表示同意。
“勾老板,產品的性能常常在於細節,如果細節做好了,顧客一定會感受得到。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你聽說過嗎?”幹將問。
“當然聽說過了,今天我來和你們談判,就是看重你們對手機芯片的細節處理。”勾踐說。
雙方談得非常愉快,於是,幹將講了一個故事給勾踐聽。
高中時,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德國有一家服裝廠,每年生產許多手套。有一年,他們得知在不遠的地方新建了一家專門生產手套的小廠,由於這個小廠的業務量不大,對他們似乎沒有什麼影響,就不太在意。但是,一年後,他們發現:自己生產的手套在市場上不吃香了,而那個小廠生產的手套幾乎占領了80%的市場份額……
老師問:“你們猜猜,這是為什麼?”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列舉了許多理由,老師對其中的部分答案表示肯定,但又鼓勵我們繼續猜。10分鍾後,教室裏沒聲音了。老師神秘地笑了,說:“手套裏有一個微笑的數字,決定它是否更討人喜歡……”
原來,那家小廠生產的手套,即使是同一雙,其大小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大多數人是右撇子,右手通常比左手大4%。因此,這種大小不一的手套,戴起來感覺更合適!
就是這個4%的區別,使小廠獲得80%的手套市場份額。
不要輕易蔑視那些看似細小的事物,它們有時能決定事情的成敗!
注重細節,可以讓你輕鬆地成功;相反,忽視細節,也能讓人一敗塗地。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偉大的英雄阿吉裏斯,他有著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槍不入的身體,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戰中無往不勝,取得了赫赫戰功。但就在阿吉裏斯攻占特洛伊城奮勇作戰之際,站在對手一邊的太陽神阿波羅卻悄悄一箭射中了偉大的阿吉裏斯,在一聲悲涼的哀歎中,強大的阿吉裏斯竟然倒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