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山寨”產品:換一種思維改變營銷策略(2 / 3)

勾踐心想:在吳國的壟斷優勢下,我們要想發展公司,恐怕沒有其他途徑了。姑且隻好先做做山寨手機,打擦邊球,原始積累到一定時間。

文種說:“我們的產品,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新意,哪怕在產品上有那麼一點點的創新,和別的手機不一樣,就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喜愛。況且,‘山寨手機’也有它自己的特色、功能,在某些方麵不比那些大品牌的手機差。”

勾踐看著這些“山寨手機”,覺得挺有意思,問道:“要賣出去,我們怎麼打開思路?”

於是文種講了個故事——

美國有一間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增長率為10%~20%,令董事會雀躍萬分。不過,業績進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時,則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

董事會對此三年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董事會說:“我手中有張紙,紙裏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

總裁聽了很生氣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紅、獎勵。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要求付5萬元。是否過分?”

“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分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

“好!”總裁接過那張紙後,閱畢,馬上簽了一張5萬元的支票給那位年輕的經理。

那張紙上隻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mm。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十四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2%。

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當我們麵對新知識、新事物或新創意時,千萬別將腦袋密封,置之於後,應該將腦袋打開1mm,接受新知識、新事物。也許一個新的創見,能讓我們從中獲得不少啟示,從而改進業績,改善生活。

範蠡說:“在手機方麵,我覺得可以有很多創新。比如,我們可以仿製一種‘魔音模擬’,可以把用戶自己的聲音錄下來,通過手機的設置調節,變化成其他聲音,如男中音、男低音、女中音、女高音等,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這種手機玩法,很受年輕人喜歡。”

文種也說:“是的,還可以在手機中添加特製鈴聲,比如對方打電話過來,我不想接,可以把回複鈴聲設置為‘您所撥打的電話不在服務區,請稍後再撥’,那樣就不愁不接電話了。”

“還有雙卡雙待,這是‘山寨機’的一個原創發明,可以在本地、外地同時使用兩個手機卡號,方便經常出差的人士,省卻漫遊費。”

“哈哈,你這些想法真是太有創意!”勾踐大笑起來。

“是的,哪怕一個小小的創意,都是我們增加銷售的關鍵。”文種說。

“在銷售方式上,我們不妨有更多的新意,比如,這個故事能給我們一些啟發。”範蠡也趁熱打鐵地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推銷員,他以能夠賣出任何東西而出名。他已經給牙醫賣過一支牙刷,給麵包師賣過一打麵包,給瞎子賣過一台電視機,給聾子賣過一台收音機,但他的朋友對他說:“隻有賣給駝鹿一個防毒麵具,你才算是一個優秀的推銷員。”於是,這位推銷員不遠千裏來到了北方,那裏是一片隻有駝鹿居住的森林。

“您好!”他對遇到的第一隻駝鹿說,“您一定需要一個防毒麵具。”

“這裏的空氣這樣清新,我要它幹什麼!”駝鹿說。

“現在每個人都有一個防毒麵具,這將成為潮流。”

“真遺憾,可我並不需要。”

“您稍候,”推銷員說,“您很快就會需要一個了。”說著,他便開始在駝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廠。當工廠建成後,許多有毒的廢氣從大煙囪中滾滾而出,彌漫在空氣中,整個森林變得糟糕,動物們紛紛感到呼吸困難。

“你真是發瘋了!”他的朋友說。

“不然,我隻是想賣給駝鹿一個防毒麵具。”

不久,駝鹿便來到推銷員處:“現在我需要一個防毒麵具了。”

“這正是我想的。”推銷員說著便賣給了駝鹿一個。

“真是個好東西啊!”駝鹿興奮地說,別的駝鹿也需要防毒麵具,你還有嗎?

“你真走運,我還有成千上萬個。”推銷員說。

“那太好了,我向您預定一批!”駝鹿說,然後好奇地問推銷員,“順便問一下,您的工廠裏生產什麼呢?”

“防毒麵具。”推銷員簡潔地回答。

聽完這個故事,勾踐和文種都哈哈笑起來。

“雖然是個笑話,但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呢!”範蠡說,“銷售的最大成功在於如何創造需求,激發顧客的需求,就像故事裏的推銷員那樣,剛開始麵對駝鹿沒有需求可言,但他可以改變環境,最終讓駝鹿主動選擇購買。”

勾踐說:“有理,我們在銷售上不用拘泥,要善於以奇製勝。‘山寨手機’價格便宜,是中、低層消費者最喜歡的產品。我們必須在這個目標市場做足文章,要充分了解他們對手機功能的需要。”

文種留守越國公司很長時間,他比範蠡更清楚目前的市場狀況。文種提議說:“最重要的還是在我們的定位上。我們需要把自己的產品定位為中、低端市場,去適應那些普通消費者。這裏我有個故事,是講當年派克筆的市場定位的,雖然它的故事在於‘高端定位’,但其中的意義和價值值得我們學習。”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鋼筆市場是“派克筆”的天下,這家公司生產的鋼筆是世界流行的,又有新品種“自來水筆”推出,在全球各地一直獨領風騷,備受歡迎。

這個時候,匈牙利貝羅兄弟發明了一種“圓珠筆”,打破了派克公司一統市場的局麵。由於圓珠筆輕巧、實用、價廉物美,一問世就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歡,在這種激烈競爭下,鋼筆的銷量直線下滑,派克公司業績受損,身價也一落千丈。

該公司歐洲高級主管馬科利認為,派克公司麵臨新的挑戰,還停留在傳統老思路,勢必競爭不過圓珠筆。不是以己之長,攻人所短;反而以己之短,攻人所長。他經過市場調研,慎重思考,開始著手塑造派克鋼筆的形象,改變它的大眾化實用品形象,突出高雅、精美特點,使之成為一種顯示高貴社會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