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處世之道不可過(1 / 1)

老好人一直是許多中國人做人的目標,所以,《菜根譚》中說:“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意思是說不計較別人的小過失,不揭發別人的隱私,不記恨與別人間的過隙!可以培養品行,避免禍害。所以老好人的人緣好,平時朋友愛幫忙。做老好人要求人心寬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記住有這樣的情況,事不關己時做好人易,而與己相關時則不易。

處世之中,不可過火,也不可過冷,這就是君子處世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何以受到人們的推崇?這是由於它反映了一種合情合理的精神,它能“致中和”,達到中正和平,“使無事不達於和諧的境界”。

曆史經驗證明,實施中庸之道,避免過激和片麵性,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和問題的正確處理。

不過,要真正實施中庸之道,也並非輕而易舉之事。

懂得方圓之道的人們,在處理一般人際關係中,應該要講厚道,注意與人為善,以誠、以寬、以禮待人。要具有不計較個人得失恩怨的廣闊胸懷,能夠團結各種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辦好。

堅持方圓之道的人們,決不偏聽偏信,在處理問題時,總要注意聽取各方麵的意見,然後經過分析總結,去粗存精,變成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