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兵進雒陽 第二百九十章 天子無道(三)(2 / 2)

文人那張嘴,真是惹不起!一開口就如同機關槍一樣,非打得你體無完膚。任皇甫嵩英雄了得,也抵擋不住手無縛雞之力的種邵的“興師問罪”。

眼見皇甫嵩沉默不語,老管家頓時急了,徑直小跑到種邵麵前,拜求道:“大人,我家少將軍是冤枉的,還望大人能夠在陛下麵前代其求情!”

皇甫嵩被種邵當場打臉,作為當局者難保不糊塗,但身為局外人的老管家明白,眼下隻有種邵能救皇甫酈一命。有道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與顏麵相比,顯然皇甫酈的性命要寶貴得多!

“非是邵不願出手相救,而是……”都到這個份兒上了,皇甫嵩依舊無動於衷,真叫種邵有些為難——他本意是想拉攏皇甫嵩,而不是把他逼到皇帝的對立麵去:“其實,要想救下少將軍也不難,隻要陛下一道聖旨……因此,關鍵還得看老將軍如何取舍?”

種邵的話說得既含蓄又明了,說穿了這皇甫酈的生死完全取決於皇甫嵩的決斷——接受皇帝的邀請,竭力守衛雒陽城,則皇甫酈不但可以無罪,連皇甫家也能再承隆恩!

“老爺,您就答應了吧!”老管家生怕皇甫嵩做出錯誤的決定,當下勸說道,“上報君恩,下佑家門,不是老爺平生的心願嗎?”

皇甫嵩聞言一怔,旋即下拜道:“還請大人上告陛下,罪臣願效死命,誓死守衛京師!”

種邵見狀,這才鬆了一口氣:“老將軍果然深明大義,邵萬分佩服!老將軍盡管放心,邵回去之後,必會向陛下稟明將軍的決心,相信陛下一定會龍顏大悅!”

老管家見種邵絲毫不提赦免皇甫酈之事,不由提醒道:“還望大人莫要忘了為我家少將軍洗脫冤屈!”

“那是自然!”種邵拉著皇甫嵩的手,欣喜地說道,“老將軍肯赴國難,陛下必定不會給將軍增添煩惱,此事好辦!”

這個時候替皇帝效命,等同於和宇信正麵為敵,皇甫嵩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多謝大人!”

事已辦成,種邵急著回去複命,於是拱手告辭道:“老將軍明日可至禁軍駐地行交接之事,之後京師防務就全仰仗將軍了!天色已晚,還請老將軍早些歇息!”

離開衛尉府後,種邵沒有立即進宮,而是改道前去拜訪蔡邕。皇帝采納鍾繇的建議,要對這位三朝老臣下手,雖有不得已的苦衷,但畢竟太過無禮,有失天子德行!

“大人為何要趟這渾水?”在去蔡邕府的路上,一名近侍問道,“陛下已經決定羈押蔡邕,咱們這個時候登門造訪,不是招惹麻煩嗎?”

近侍的話切中要害,但要種邵對此視而不見,確實有些困難:“官場上明哲保身的道理,邵不是不懂,但陛下此舉必損威信。邵既為天子之臣,自當為君解憂。今冒死前往遊說,是想盡力保全陛下的聲名。”

近侍聞言,不由感歎道:“大人之心,可昭日月,隻是……醜不避君子之目,美難堵小人之口,還望大人三思而行!”

這個近侍曾跟隨種邵趕赴前線,親眼目睹了鍾繇掌權後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鍾繇空有士人之名,所行之事無一不是陰謀詭計。此番對付蔡邕就是鍾繇的主意,他豈會容許旁人幹預?

種邵不傻,自然聽得出近侍的言外之意:“唉,邵何嚐不知人心險惡,但聖賢有言‘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邵無甚大才,願做陛下的諍臣!”

種邵把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近侍也不好再費口舌:“大人,小的聽說蔡邕性情剛直,您打算如何說服他順從陛下的心意?”

種邵無奈地搖了搖頭,事實上他也沒有把握讓蔡邕委曲求全:“邵不敢奢望蔡老能夠站在陛下這邊,隻希望他能保持緘默……”

後麵的話種邵不敢多言,他在害怕,害怕蔡老的執著會激怒處於懸崖絕壁之上的皇帝。即便是失了勢的天子,震怒之下也能殺人誅心!

不過,也正是今夜種邵的一片苦心,為其日後免去了腰斬之刑。他的這番“諍臣之論”雖然豪邁,但要保天下安平,尚需有諍臣七人;憑借一人之善,挽救天子之失,確屬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