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兵進雒陽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兵指雒陽(一)(1 / 2)

百鳥朝鳳槍的精髓就在於一個快字,加之二人又為當世高手,兩杆亮銀槍頓時化作道道光影,穿梭於二人之間。兩軍將士早已看得目瞪口呆,這等精彩的比試怕是有生之年再也無法看到!

“不愧是淵的得意弟子!”交換完一百零一槍,童淵率先跳出戰圈,“你的百鳥朝鳳槍確實已練得爐火純青,淵不是對手了!”

有道是拳怕少壯,如今的童淵早已沒了當年的體力。一套百鳥朝鳳使下來,難免累得精疲力盡。反觀宇信,氣息平穩,戰力並未受太大的影響。

宇信察顏觀色,當下建議道:“童師先前已戰了兩場,若再打下去,必處下風,不如暫且休戰?”

童淵收槍在懷,目視宇信道:“淵領了聖旨,要將你擒回,交與陛下發落!今日若不能分出勝負,淵誓不回營!”

有時候,童淵的愚忠真令宇信感到頭痛:“童師為何要助紂為虐?雒陽城裏的那位天子根本沒有帝王的品德,您何必向他盡忠?”

童淵一邊調整呼吸,一邊訓斥道:“陛下是君,你是臣,你怎能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看童淵的架勢,以“賢臣擇主而事”的道理是說不通了,為今之計隻能搬出先帝,在尊卑上進行壓製:“童師有所不知,昔日先帝病重之時,曾授我以托孤之重,要我守護大漢江山。不錯,先帝生前的確偏愛於幼子,但廢長立幼,乃取亂之道。故先帝有言,若幼子不足以輔之,則另立賢者為帝!”

“除去陛下,何人可繼大統?”童淵有些氣惱,厲聲問道,“先帝生前所留子嗣本就不多,而董賊霸京師時,又曾大肆屠戮皇室子弟,眼下根本沒有適合的皇子!”

“有!”童淵隱居山林,對時事不甚了解也情有可原,“河間王劉辨乃先帝長子,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河間王?”童淵聞言,皺了皺眉頭,“他不正是被你廢黜的嗎?”

說起當年嘉德殿之事,宇信就不由感慨萬千:“河間王的帝位確實是被我廢黜的,但那是不得已而為之!”

“嗬嗬,好個不得已而為之!”童淵對宇信的回答不甚滿意,畢竟廢帝乃國之大事,不同兒戲,“淵倒想聽聽你的苦衷!”

童淵生性執拗,要想說服他,必須曉以大義:“正如我方才所言,先帝生前確實希望陳留王繼位,但臨終時未能留下聖旨,而我當時又遠在幽州,朝中大小事務皆由大將軍何進主持,他擁立太子為帝,也得到了百官的支持,我自然無力反對。可是沒過多久,何進就被十常侍殺害,涼州牧董卓趁機控製京師,他以先帝遺命之名廢舊立新,我隻能從旁相助,將河間王帶回幽州看管。後十九路諸侯合力擊敗董卓,陛下得以親政,這本是振興漢室的大好機會,但這個時候陛下在幹什麼?聯絡皇親國戚和地方大員,處心積慮地設置陷阱,就是想除掉我和董卓!幸好我事先得到消息,率兵殺出了雒陽,可蔡師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你口中的蔡師……莫非是侍中蔡邕?”童淵曾救過蔡邕的性命,二人也因此成了至友,“他出事了?”

童淵受劉協所請,出山擔任帝師。但是,劉協不想讓童淵入京的消息泄露,故而一直將他藏在宮中,是以童淵並未與蔡邕有過接觸。而蔡邕雖然知道劉協有意請童淵出山,但具體負責此事的伏完、種邵最終選擇三緘其口!

宇信搖了搖頭,痛苦地說道:“蔡師無事,是蔡師之女……”

童淵聞言一驚,當下追問道:“蔡侄女?怎樣?”

提起蔡琰的悲慘遭遇,宇信心裏充滿了自責:“陛下為除掉我,曾命袁氏兄弟在飛鳳閣設伏。後許褚殺了袁術的愛將紀靈,引得袁術恨我入骨,私下綁了蔡師之女,打算以此向我報複!萬萬沒想到的是,袁術竟然喪心病狂地將蔡琰販賣給了匈奴人,致使她身死異鄉!”

“啊?”童淵聽得瞠目結舌,不想蔡邕人到中年還痛失愛女,“這袁術作惡多端,應當處以極刑!”

童淵終究是一代遊俠,平生最看不慣的便是貪官汙吏。可惜的是,自詡正義的人往往一葉障目,不能做到萬事明察秋毫!

“童師說的是,像袁術這等卑鄙小人就應該千刀萬剮!”說到氣急處,宇信變得激動起來,“可是事後……陛下不僅沒有追究袁術的罪行,反而對他加官進爵!我一氣之下,帶兵殺回了雒陽城,召集文武百官,以先帝遺命,將其拘禁在養心殿反省。我本意是希望陳留王能夠悔過自新,但他的表現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如今他聯絡外臣,又公告天下,視我為亂臣賊子,而我受先帝厚恩,豈能放任他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