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兵進雒陽 第二百六十三章 抉擇(三)(2 / 2)

曹操聞言,不由汗流如漿:“文若之言甚是有理,操險些鑄成大錯!今當先滅董卓,再圖雒陽!”

與此同時,鍾繇正在設法尋求救兵:“臣不敢欺瞞陛下,洛水確實隻有兩萬守軍!今強敵就在眼前,若不派兵增援,恐洛水有失,雒陽城亦不保矣!”

劉協驚慌之下,腦子就不那麼靈光了:“既如此,還望愛卿早日發兵,增援洛水!”

劉協這話,乃是發自肺腑!在他的印象中,西來之曹軍共有三萬,兩萬駐紮於洛水,還有一萬布置在雒陽城外。既然洛水有急,何不將雒陽城外的一萬曹軍調去助防?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為幫劉協複位,曹軍可謂吃盡了苦頭。眼下劉協如願以償,卻不想出力,反而要曹軍獨自麵對來勢洶洶的兗州大軍,這不是過河拆橋麼?

黑鍋可以背,但送死鍾繇絕對不會去:“陛下明鑒,即便調城外的一萬兵士增援洛水,恐怕也很難抵擋住賊軍的進攻!還望……”

“報!”正當鍾繇苦苦哀求之時,殿外的侍衛高聲通報道,“護國公、國丈到!”

“快請!”此時的劉協,便如那驚弓之鳥,早已沒了主意,“國丈既來,朕無憂矣!”

伏完進殿後,瞥了一眼匍匐在地的鍾繇,徑直上前稟告道,“陛下,老臣剛得到急報,驃騎將軍宇信已起大兵往雒陽而來!”

“國丈,朕也在為此事發愁,剛還與鍾愛卿在商議呢?”命懸一線,劉協也不管什麼君臣有別了,當即起身下殿,“國丈可有什麼應敵良策?”

伏完見狀,趕緊上前扶住劉協:“不瞞陛下,老臣正為此事而來!如今,五十萬中原之眾壓境,隻為向陛下討一說法——陛下為何要下詔,斥宇信為‘國賊’?”

在劉協密謀複位前,伏完便有隱退之心。後劉協登基,伏完再次提出告老還鄉的請求,結果還是被劉協駁回。無奈之下,伏完隻好稱病不出,整日閉門謝客,就是為了躲避蔡邕的指責!

伏完僅一日不上朝,劉協就把天給捅破了——下詔號令天下諸侯共討“國賊”宇信!直到許昌誓師的消息傳來,伏完才得知真相,嚇得趕緊入宮見駕!

“這是鍾愛卿提出的建議!”劉協指著鍾繇說道,“自古忠奸不兩立,隻有劃清界限,才能親賢臣,遠……”

“大膽鍾繇,為何挑撥陛下與重臣之間的關係?”不待劉協賣弄完文采,伏完當即扭頭怒斥鍾繇,“驃騎將軍乃先帝托孤之人,亦是我漢家江山的擎天之柱,哪有教皇帝自斷臂膀的道理?”

伏完說到激動處,竟然抬腳要去踹鍾繇,嚇得鍾繇直在地上打滾:“國丈息怒,繇確無歹意,確無歹意啊……”

“還敢狡辯!”伏完聞言,氣不打一處出來,“今日老臣便要殺了你這奸佞小人,好向驃騎將軍告罪!”

伏完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他要教訓鍾繇,鍾繇隻有躲閃的份兒:“國丈明察,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那宇信竟敢以下犯上,興兵問罪,這分明是有不臣之心!”

“夠了!”提起宇信,劉協就莫名火起,“此事與鍾校尉無關,是朕決意要鏟除宇信賊子的!”

“陛下!”伏完急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宇信即便擁兵自重,但他的心是向著大漢的。陛下不要聽信小人之言,誤會忠良啊!”

“朕顧不得那麼多了,而今宇信賊子已然謀反,朕誓要號召天下子民討滅他!”劉協不知從哪找來的自信,竟能說出這般豪言壯語,“朕就不信會輸給一個大逆不道的臣子!”

“陛下聖明!”鍾繇僥幸逃過一劫,趕緊抓住時機,大拍劉協的馬屁,“陛下有此雄心壯誌,必能振興漢家社稷!”

雖然明知鍾繇是在阿諛奉承,但劉協就是喜歡:“來人,速傳大將軍入宮!”

劉協要召見朱俊,其意不言而喻:“陛下三思啊!若是出兵相抗,則再無周旋的餘地!”

“哼!”劉協一忍再忍,不料伏完竟然不知進退,“朕乃天子,豈能向一臣子示弱?國丈看來真是老了,回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