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橫掃關東 第二百零一章 防人之心(1 / 2)

從為將的角度來說,秦琪終究還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一旦失去了蔡陽的庇護,根本不堪大任:“撤,快撤,往汝南方向撤退!”

什麼叫一擊則潰,眼下秦琪的隊伍就是最好的例子!遇敵不戰而逃,又不留人斷後,結果可想而知!數千亂兵好比移動的肉靶子,任由宇信的八百鐵騎宰割!

“眾軍聽令,斬殺敵將者,賞金十兩!”宇信一馬當先,挺槍怒吼道,“取秦琪首級者,賞金百兩,官升一級!”

一日前,當宇信得知鎮守安城的將領是朱靈、路昭時,私下也不禁為孫策捏了把汗。此二人文武雙全,若是據城固守,縱然孫策驍勇善戰,也難有成就!

在這種情況下,孫觀讓尹禮作為別動部隊在後接應,雖然穩妥,但並非萬全之策。若是孫策不幸中計,以尹禮之才怕是自顧不暇,屆時談何救援!

為以防萬一,宇信連夜帶著八百騎兵馳援安城!不料,剛走一半,便接到安城和汝南城的影衛加急送來的密報——一份是車胄被殺、路昭投降的捷報,另一份則是汝南城空虛的消息。

“蔡陽”、“秦琪”的名字赫然地躺在字裏行間,引起了宇信的高度重視!根據演義的記載,這蔡陽絕對是個高手——敢和關二爺單挑,並能支撐一通鼓的時間,絕非泛泛之輩!比之孔秀、韓福等輩,不知要強上多少!

蔡陽為汝南城第一大將,今不在汝南呆著,反倒跑來安城協防,這不是給宇信以可趁之機麼?一番權衡利弊之後,宇信當機立斷,決定走葛嶺小道先行北上,會合龔都、劉辟二人襲取汝南城!

不想剛至葛嶺,便有哨騎來報,說是西南方向有一隊人馬開來。宇信登高而望,果見一支曹軍潰兵爭先向自軍方向湧來,細瞧之下,不是秦琪又是誰?

既然碰上了,自然不能輕易放過!宇信一麵命令兵士埋伏於小路兩側,多樹旌旗,多置戰鼓,以作疑兵,一麵親自帶隊攔在道中,阻擊敵人!

曹軍剛遭到夜襲,現在又遇上宇信攔路,根本興不起半分戰意,紛紛化作鳥獸散去!加之秦琪貪生怕死,臨陣退縮,曹軍不敗都難!

靠氣勢打退數倍於己的曹軍後,宇信當即下令收兵,繼續向汝南城進發!在那裏,還有一個強敵在等著他!

回過頭來,路昭、尹禮兵分兩路,在攻破曹軍大營後,始終不見秦琪蹤影,於是各自率隊衝殺一陣後便還師城中:“將軍,我等攻入曹營後,沒有發現秦琪,想來此人見勢不妙已經逃走。末將等恐夜間有埋伏,故而未派兵追趕!”

此時,孫策正在聚精會神地觀看汝南郡地形圖,聞言反問道,“此役斬獲如何?”

路昭和尹禮相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斬首兩千級,俘虜八百。”

“好!”孫策聽得捷報,不禁喜笑顏開,“沒能殺掉秦琪,雖然有些遺憾,但他活著回去也許作用會更大一些!”

路昭為人機敏,頓時明白孫策的用意!這是要讓秦琪把恐懼帶進汝南城,讓那些守軍知道徐州集團軍的厲害,如此一來,日後再去攻打,必能事半功倍!

事實上,若非孫策另有主張,路昭覺得活捉蔡陽更為有利:“蔡陽一死,汝南城隻有滿寵一人鎮守,正是我軍揮師北上的好時機,不知將軍打算何時出兵?”

孫策正欲商量此事,就見堂外進來一人:“孫將軍,主公有命,令將軍即刻發兵,合圍汝南城!”

孫策接過兵符,小心問道:“主公現在何處?可知此間情況?”

許忠聞言,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兩個時辰前,主公曾在葛嶺與秦琪相遇,後用計嚇走敵軍,現已北上汝南城。”

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這就是一個心腹應當具備的素質!對於孫策的發問,許忠做了選擇性回答,可謂滴水不漏!

“葛嶺?”路昭對安城附近的地形相當熟悉,當即指著地形圖說道,“怪不得我軍入營後沒能撞見秦琪,原來他不是北竄,而是折向了東北,走葛嶺小道迂回至汝南城。”

路昭此話表麵是在說秦琪狡詐,實則是在提醒孫策,宇信出現的地點並不尋常!投降孫策後,路昭已經知道新蔡縣的情況!正因如此,他才會覺得奇怪,宇信作為三軍統帥,不留在後方指揮,反而親赴前線,隻能說明汝南城有大變故!

孫策自然聽出了路昭的話外之音,當下問詢道:“策欲北上支援主公,然安城地勢緊要,需有大將駐守,何人可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