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說話之時,目光不由移向了路昭!不論是才能,還是名聲,路昭都是留守安城的不二人選!隻是,隨軍北上汝南城,期間建功立業的機會將會更多,這對一個新降之將來說,絕對是一種難以抵擋的誘惑!而孫策之所以沒有點將,是因為想讓路昭主動站出來接受這個任務!
從本意出發,路昭是不想坐守縣城的。他出身寒門,不似那些貴族子弟,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晉升的機會。要想光宗耀祖,就必須衝鋒陷陣!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尹禮適時站了出來:“將軍,末將不才,願留守安城!”
“尹將軍?”路昭聞言,不由一怔,“你……”
尹禮笑著說道:“將軍,汝南城乃曹軍在豫州的大本營,必有重兵防守。禮聽說汝南太守滿寵頗有韜略,末將自知才疏學淺,即便去了汝南城,恐怕也幫不上什麼忙。路將軍熟讀兵法,他若隨軍北上,當可助主公與將軍一臂之力!”
不爭功,是個好部下,這是孫策對尹禮的評價:“既然如此,那就……”
“慢!”孫策剛要下達委任令,卻見許忠製止道,“孫將軍,關於安城守將一職,主公早有安排!”
“哦?”既然主公有命,孫策不敢不從,“主公欲使何人為將?”
許忠回頭,指著路昭道:“非路將軍不可擔此重任!”
有道是英雄所見略同,宇信雖未親至安城,卻對路昭如此看好,可見其人日後成就當屬不凡:“路將軍,既然主公點將由你鎮守安城,那此處就拜托將軍了!”
“諾!”如果孫策的命令還能商量,那宇信的越級任命就好比最終判決,再無更改的可能,“將軍放心!”
“傳令,點兵三萬,北上汝南城!各營務必準備妥當,大軍巳時出發!”孫策大手一揮,下令道。
散帳後,許忠辭別孫策,來尋路昭:“路將軍慢行!”
“許校尉?”許氏一族千裏投奔幽州之事,路昭也有所耳聞,他們是宇信的鐵杆擁護者,“不知許校尉有何要事?”
許忠四下張望了一番,而後從懷中掏出一封密信:“主公讓忠務必將此信交與將軍,言此重任非將軍不能完成!”
路昭聞言,頓時來了精神,當即將信收好:“請轉告主公,昭必不辱使命!”
一切盡在不言中!許忠是照章辦事,而今任務完成,自然不好與路昭過多接觸:“有勞將軍了!”
懷揣密信,路昭不敢停留,當即打道回府。憑著強烈的直覺,他預感到此次留守安城必有大事發生!
事實證明,路昭的直覺是對的——宇信給他的密信裏隻寫著簡短的一句話“淮南有狼,不可不防”!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告誡,讓路昭對宇信的佩服又上了一個台階!
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世人皆知,袁術和宇信不和。自袁隗、袁紹相繼遇害後,兩家更是勢同水火!
此次中原大戰,宇信的兵力被牽製在冀、兗、青三州。入豫的徐州集團軍人數稀少不說,戰鬥力更不能與幽州集團軍、青州集團軍相提並論。然而,就是在這種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宇信選擇了孤軍深入,這很可能挑動袁術那根久欲複仇的心弦!
淮南隸屬揚州,人才鼎盛不說,物產也十分的豐富。袁術從雒陽逃出後,一路輾轉來到壽春,憑借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迅速成長為一方霸主,連他的頂頭上司揚州牧張溫都得給他幾分薄麵。
仗著淮南兵精糧足,袁術時不時侵擾四鄰。韓馥在時,豫州汝南郡南部諸縣實為袁術控製。後曹操逼死了韓馥,袁術畏其威勢,才勉強收回駐守在汝陰、龍亢一帶的軍隊。如今曹操無力南顧,袁術自然會把焦點重新投向了汝南,畢竟這得而複失的滋味不太好受!
事實上,宇信不僅給路昭留了密信,也給孫觀發去了一道同樣的命令。入豫的五萬徐州集團軍的補給,目前還隻能依靠徐州供應,一旦大軍圍攻汝南城,那下邳至汝南城的糧道則顯得至關重要。
眼下,下邳的糧草由張飛親自押送,至汝陰與孫觀交接,再由孫觀護送回新蔡,而後一部分調撥至安城存放,一部分直接發往汝南城前線。這條糧道是支撐宇信西征的生命線,一旦被袁術切斷,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