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迎娶王允義女紅玉後,對王允是打心底裏充滿感激。後在王允的盛情邀請下,呂布陪著紅玉住進了王府,正式開始接受王允係統的洗腦教育。
這天深夜,獻帝突然駕臨王府,並帶來了他的幾位本家叔叔——劉焉、劉表和劉虞。獻帝此來的目的很明確,比武大會轉眼即至,為了消滅兩大權臣,有必要做最後的部署。
高坐大堂的獻帝率先發言:“王愛卿,今夜朕來此處的目的就是想和你再商量一下除奸計劃。哦,三位皇叔已經答應屆時助朕一臂之力了。”
王允混跡官場已近二十載,自然認得劉焉等人。想當初劉焉主動請辭幽州牧,並向皇帝推薦宇信的時候,他就曾在暗中幫過忙。後來,靈帝大行州牧製,又是他出麵替劉焉說情外放的益州牧。可以說,二人的關係早就非同尋常了。
劉焉三人肯入夥,無疑增大了計劃成功的概率。要知道,這三人如今是今非昔比,哪個手裏不是握著數萬雄兵?有他們從旁協助,要在司隸剿殺董卓和宇信簡直如拾草芥。
王允聞言,依舊是麵色泰然,這個計劃最初就是由他提出的。經過這幾個月以來的精密謀劃,王允自信天衣無縫:“陛下放心,如今萬事俱備,隻等比武大會到來,咱們就可以一舉鏟除二人。”
王允得意之時,劉焉卻皺起了眉頭:“司徒大人,聽說這次計劃中您準備起用呂布?恕焉多心,那個呂布是否可靠?不管怎麼說,他可是那董卓的義子!”
一旁的劉表也有些憂慮,當即附和道:“是啊,若是那呂布事前反水,不幸放走了宇信,那咱們合謀陷害先帝托孤之臣的罪名可就坐實了,到時一切可都完了!”
劉虞沒有插話,正如宇信所料,他這個人對陰謀詭計並不感興趣,隻是礙於皇帝的麵子,最後不得不聽令行事。
其實對於呂布為人的這個問題,獻帝也很在意,畢竟這人有過前科,總叫人不大放心:“王愛卿,你看呂布是否真的可堪大用?別到時壞了咱們的大事。”
早在王允提出要以紅玉引誘呂布歸順時,他就計劃好了要讓這個頭腦簡單、四肢卻相當發達的莽夫去對付同樣棘手的宇信。
隻是在如何處置宇信的問題上,獻帝一直沒有拿定主意,因此最後王允才勉強定下由呂布做內應,引領劉焉等人的大軍去截殺董卓。可惜的是,穀城的暗殺行動沒有成功,還讓董卓有了戒備。
劉焉等人質疑呂布的可靠性,這是王允所不能接受的。開玩笑,為了引呂布上鉤,王允已經犧牲了他的侍女,要是臨場不讓呂布發揮作用,那豈不是得不償失:“陛下、諸位大人勿慮,呂布已經完全被紅玉迷住,即便屆時不能驅使他去殺董卓,但讓他放咱們的人進去還是沒問題的。”
“如此便好!”劉焉捋了捋胡須,進而問道,“董卓這邊既已布置妥當,那咱們如何對付宇信,他可比董卓狡猾得多?”
說起對付宇信,王允更加得意了,這可是他一手策劃的妙計,想來宇信此番也是插翅難飛:“劉大人放心,允已做好萬全準備,宇信今次必死無疑。”
“哦?”劉表一時來了精神,他對宇信的本事是早有所聞,這王允竟敢如此誇口,想來必有後招,“司徒大人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王允大笑道:“宇信武藝極高,必能在比賽中奪得頭名。屆時陛下可下旨召宇信赴宴,表麵上說是犒賞他,實則埋伏精兵於帳外。飲到中場,陛下可借故離開,委托袁家二子坐陪。嗬嗬,隻待那宇信喝醉,便以摔杯為號令帳外伏兵殺出,必可一舉成功。事後,隻要將濫殺重臣的罪名推到袁家二子身上便可。嗬嗬,他倆可是和宇信有大仇的,不怕外人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