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京師風雲 第十三章 溫侯娶親(2 / 2)

想到這裏,孫堅突然笑著說道:“驃騎大將軍,堅有一想法,還請大將軍能夠成全。犬子好武輕文,堅有意將他培養成一員戰場驍將。堅知大將軍勇武冠絕天下,馳騁沙場更是難逢敵手,故欲讓犬子拜大將軍為師,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

對於孫堅的提議,宇信是驚喜交集。我的個乖乖,把“小霸王”送給我當徒弟,還問我樂不樂意?估計隻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不會拒絕如此充滿誘惑的建議。望著同樣一臉欣喜的孫策,宇信故作為難道:“令郎英氣逼人,應為當世俊傑。文台的提議,信倒是無有異議,隻看令郎是否願意?”

孫堅聞言大喜,看這意思八成是有望的,扭頭來看孫策時,卻見孫策已經屈膝準備叩拜了,於是趕忙說道:“能拜在驃騎大將軍名下為徒,是我兒的福分。”

宇信的威名早就名揚江東了,孫策生來好武,豈有不聞之理?對於強者的崇敬,孫策更是無以複加:“策願拜驃騎大將軍為師!”

宇信笑了,非常開心地笑了,孫策是他佩服的為數不多的三國英豪之一:“如此,信便不自量力,收下伯符為徒!”

“伯符?”孫策聞言一愣,旋即大喜道:“多謝老師賜字!”

哦……搞錯了,原來孫策還未成年,尚沒有取字,結果自己誤打誤撞,將“伯符”的字強加給了孫策,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機緣巧合嗎?

宇信剛收孫策為徒,便為他賜了字,這讓孫堅感到十分高興。這也難怪,古人的字都是由長輩賜予的,是對這個人的一種認可,也是他的一份榮譽。宇信肯為孫策賜字,足以說明他對長子的重視,這讓孫堅感到無比的自豪。

就在今天這個大喜的日子裏,不僅是溫侯娶了如意的新娘,宇信也收下了一個了不得的弟子。宇信沒料到的是,正是因為日後孫策的死戰,才讓他這次赴京化險為夷。

言歸正傳,既是呂布結親,那麼咱們就得重點關注風采迷人的呂大溫侯。呂布今日脫下了他那身風騷得不能再風騷的戰袍,換上了一襲大紅袍子。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的呂布看起來少了許多暴戾之氣,卻多了幾分英俊可愛。

宇信特意帶著孫策去給呂布敬了一碗酒,不為別的,隻因他是三國裏武藝第一的猛將。孫策也聽說過呂布在虎牢關外大戰十八路諸侯的威名,自然也樂意向這位豪傑敬酒。

也許呂布在個性上是有些反複,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立場不堅定,但這人卻是豪爽的,沒有那麼多險惡的心思,不會背地裏害人。

呂布牽著同樣穿得大紅大紫的紅玉,回敬了宇信一碗酒:“這天下英雄裏,我呂奉先不懼任何人,唯有子賢一人,布不敢輕視。”

確實,這是呂布掏心窩子的話。即便是演義裏和他交過手的劉關張,呂布也不曾高看過一眼,但對於早年在嘉德殿上力舉千斤金獅的宇信,他是不敢小瞧的。並且,作為一個百年罕見的武癡,呂布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有朝一日能夠和宇信暢快地戰上三百回合!

宴會結束後,宇信曾邀請孫堅一家入住驃騎大將軍府,但卻被孫堅拒絕了。孫堅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卻令宇信相當震驚。

孫堅並不是隻有勇力的莽夫,相反,他看得清時局。宇信和董卓如今都在風口浪尖上,而此番皇帝召天下諸侯入京參賽,未嚐沒有趁機削弱權臣勢力的心思。明知宇信眼下是獨木難支,孫堅還願意讓長子拜他為師,是感激其昔日的救命之恩!

孫堅不去宇信府上居住,是想在明麵上和宇信保持一段距離,暗地裏為宇信充當眼線。本可置身爭鬥漩渦之外,卻為義氣自願卷入其中,知“猛虎”之心者,都不禁為其高義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