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和王允的侍女勾搭上了?這消息立馬引起了宇信的高度重視。熟知三國曆史的宇信明白,這天性反複無常的呂布怕是又要反水了。
考慮到董卓和呂布之間的特殊關係,宇信不得不擔憂起來。雖說董卓已經有些警覺了,但估計也不會料到呂布會膽大到再次弑父吧?
嗬嗬,前次呂布反丁原是為了一匹百年罕見的赤兔寶馬,今次背叛董卓卻是因為一個絕世美姬。唉,呂布這廝,真是一生兼顧財色,獨棄名聲啊!
事急從權,宇信立即接見了來使:“使者一路辛苦了,咱們坐下說話。來人,上茶。”
那使者聞言麵不改色,抱拳施了一禮後便淡然入座。整個過程一氣嗬成,絲毫不拖泥帶水,一看便知此人修養不俗。
眼見來人不凡,宇信又犯了思賢的毛病,恨不能為我所有:“我觀使者儀態不俗,不知使者尊姓大名,現在董相國帳下擔任何職?”
換作旁人,必會為宇信的主動詢問而激動,可來人卻平靜得令人讚歎:“回大人的話,在下徐榮,現在董公帳下居中郎將一職。”
要是宇信知道這徐榮當年是從他的治下跑出去的,估計會當場鬱悶得吐血三升。宇信點了點頭,心裏不免有些失望,這徐榮已位列將軍之位,眼下怕是不那麼好招攬了:“徐將軍膽識過人,日後必能步步高升,本將在此以茶代酒提前祝賀徐將軍。來,請飲了此茶!”
徐榮這回沒有客氣,和宇信滿飲了一碗。外間傳言宇信待人寬仁,徐榮還有些不信,今次見之,果然名不虛傳。既然同為光明磊落之人,自然不必太過見外。
客套完後,徐榮正襟危坐道:“不瞞將軍,此次末將前來送信,實是我家主公欲與將軍結伴同行,共赴帝都參加那比武盛會。”
宇信笑著擺了擺手,鎮定地說道:“信我已經看了,仲穎之意我自知曉,他是擔心那些頑固老臣會借機向陛下進讒言陷害他,因此想和我同行,是吧?”
徐榮也算是董卓軍中的老將了,在之前的戰役中也立過不少功勞,勉強算是董卓的心腹。此次董卓既然派他前來聯絡,必然不會對他有所隱瞞。
董卓執政時幹盡了壞事,雖然後來有宇信說情,獻帝答應放他一馬,但聰明人都曉得那不過是小皇帝的權宜之計。這回獻帝舉辦擂台賽,未嚐沒有伺機懲治罪臣的念頭。
徐榮見宇信一語中的,當下也不忌諱,直言說道:“將軍所言不差,我主確實有此顧慮。另外,主公義子,也就是溫侯,近來和朝中某些大臣來往甚密。主公知將軍能卜吉凶,故而托在下問詢一下,溫侯此舉可有什麼異常?”
嗬嗬,敢情董卓對呂布也有些不大放心啊,難得,難得!雖說董卓作惡多端,但其人嫉惡如仇,在對夷手段上頗為鐵血,倒是讓宇信有些欽佩:“徐將軍,關於溫侯的事,我本不便多言,免得引人誤會,但我敬將軍乃忠厚之人,所以我這兒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徐榮也不笨,知道宇信肯定對此事有些看法,隻是這背後議論他人的行徑不太光明正大,故而有些猶豫:“將軍為人正直忠義,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今日之事乃我主問詢在先,將軍試言在後,他日必不會有損將軍的英名。”
宇信笑了,看來這徐榮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既如此,那我就直言不諱了。溫侯為人雖然豪爽,卻少了一絲警惕,因而易受奸人挑撥而幹出一些……壞事。嗬嗬,徐將軍此番回去當告誡仲穎,讓他多加留意,一切小心為上!”
其實宇信這話說得再透徹不過了,徐榮豈會聽不真切?看來是得提醒主公重視此事了,真要讓溫侯和朝中那些人走得太近,恐怕早晚得生出禍事。
想到呂布那萬人敵的本事,徐榮不禁打了個寒顫:“多謝將軍,末將回去一定如實轉達我主。隻是,這同行之事,將軍意下如何?”
說實話,董卓怕獻帝心懷不軌,宇信又何嚐不忌憚那位小皇帝呢?要知道當年宇信可是把這位皇帝的兄長,也就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劉辨給帶走了,以致現在天下還有不少人在質疑獻帝的正統性。就衝這一點,要說獻帝一點都不嫉恨宇信,怕是連他自己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