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接到軍令後,立即將關防大權移交給了兄弟周泰,然後隻身火速趕回薊縣。其實,在聖旨抵達幽州前,文聘便得到了消息,他被聖上親點為下一任並州牧。
年輕氣盛的文聘沒有多想,有的隻是滿心的歡喜,因為這來報告好消息的不是別人,正是獻帝的密使。
當然,天資聰慧的獻帝並沒有急於要求文聘發誓向他效忠。被董卓“調教”多年的獻帝已經變得非常謹慎了,他明白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眼下隻要能獲到文聘的好感,他便有信心日後迫使文聘為其效命。
當宇信將任命聖旨宣讀給文聘聽後,文聘自然感動得淚流滿麵,泣拜叩謝皇帝天恩。看著手捧聖旨、滿麵春風的文聘,宇信不禁有些失望,這人心難道真的經受不住權力的誘惑嗎?
升任並州牧的文聘在薊縣停留幾日後便匆匆離開了,臨走時他倒是沒有忘記去宇信府上拜訪。這一來是感謝宇信的提攜之恩,二來則是有要事和宇信商量。
宇信如今職為幽州牧,論品級和文聘相同。昔日的下屬,如今卻成了同僚,宇信自然不會去強求文聘做些什麼。但讓宇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文聘竟然率先提起了雁門郡駐防的事兒。
眾所周知,早在董卓霸京師之際,宇信便用外交手段奪取了雁門郡的管轄權。如今文聘新官上任,自然不願割去一塊領地供他人管理。
宇信聞話一愣,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好在宇信並沒有急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實在不相信文聘會翻臉得這麼快。這還沒上任呢,就開始逼迫舊主歸還領地了,要是日後站穩了腳跟,還不得反目成仇?
文聘見宇信麵色不善,當下驚出一身冷汗,這才猛然想起宇信的威名。做事留一線,今後好見麵;凡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否則哪天禍從天降,真得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了!
深受宇信“退而求其次”思想影響的文聘當即做出了讓步,委婉地提出讓周泰出任雁門郡太守的要求。文聘心裏打的一手好算盤,他和周泰為結義兄弟,隻要周泰接替張飛任雁門郡太守,那無異於順帶從宇信那兒挖走一員大將。
這回宇信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了文聘的條件。不管是史書還是演義,其中記載的周泰都是忠義耿直之人,因此宇信相信周泰不會背叛他。
事實上,後來文聘暗中投靠獻帝,在背後對宇信反戈一擊時,身為其義弟的周泰在前線臨危授命,率眾回師雁門關與文聘大軍展開對峙,並於關前親手斬殺了文聘。
送走文聘後,宇信感到有些寒心。好在有兩位結義兄弟在,總算在心理上得到些許慰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不過宇信沒想到的是,他的一言一行都被號稱“毒士”的賈詡看在眼裏。為主上分憂,是為人臣下的職責。打這一刻起,文聘非常榮幸地進入了賈詡掌管的情報部的黑名單。
並州牧任命一事沒過多久,宇信便收到一封來自涼州的求救密信。寫信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權傾朝野的相國董卓。
原來當年宇信離開雒陽後不久,自知時運到頭的董卓便立即退兵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涼州,但不幸的是,他的義子呂布卻在這個節骨眼上提出要駐守潼關。
剛開始董卓還沒放在心上,既然呂布有意留守潼關,那便遂了他的意。直到後來獻帝傳旨各路諸侯年末進京參加比武大會,呂布的反常舉動才讓董卓開始警惕起來。因為遠在潼關駐紮的呂布竟然多次來信催他入京,這明顯不符合呂布平日的作風。
一向大大咧咧的呂布,怎麼會突然對比武之事如此上心?即便呂布是個百年難遇的武癡,也不會如此急切地催促董卓赴會,這其中必有蹊蹺。後來經過一番精心調查,董卓才發現一個可怕的秘密,那就是呂布近來和王允家的一名侍女勾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