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孩子的錯誤 成人應該怎麼辦(2 / 2)

五、為什麼會這樣

有本書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這句話聽起來雖然有些荒謬,但卻說明了一個道理:孩子打破規則是很常見的事情。尤其是在他們明白建立規則的內在原因之前。有的孩子因為年齡小,自控不了自己的行為,遊玩起來就把規則忘了。

六、成人應該怎麼做呢

有效的辦法是:老師(或家長)應該在活動前告訴孩子,不能在課室裏追跑的原因是因為課室裏有桌椅和櫃子等物品,在追跑的過程中不小心就很容易撞傷自己的身體,幼兒了解了老師(父母)的規定的真正原因後,他們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就會大大提高。

七、他為什麼滾地上哭鬧

又到了放學的時間,孩子們在認真地和老師一起回顧一天的遊戲、活動,楠楠的媽媽這時就出現在課室門口,楠楠還未等老師叫他,就飛奔著跑到門口拿書包,要和媽媽回家了,陳老師這時馬上跟他媽媽反饋孩子今天朗讀兒歌的情況,楠楠拉著媽媽的手一刻都不願停留,嘴裏直喊叫:“走啦,走啦。”媽媽示意他等一會,老師有話要和媽媽說,老師也在提醒他別著急,可是楠楠不讓媽媽和老師說話,還滾到地上哭叫,媽媽看著孩子這樣,臉上滿是尷尬,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最後,在孩子的哭喊中妥協,回家去了。

八、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也像大人一樣有很強的自尊心,特別是在家脾氣較固執的孩子,自尊心更強。還有些孩子由於從小養成哭鬧達到目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他們很怕自己的爸爸媽媽把他在家裏不好的行為表現告訴老師,也怕老師把自己在幼兒園的缺點告訴父母,所以就會以哭鬧或耍賴的方式來逃避責任,逃避批評。

九、成人應該怎麼辦呢

家長在對待孩子的錯誤時,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要因為怕孩子哭或滾地上就放任孩子,給孩子有機可乘,被孩子所操縱。老師在幼兒園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哪些行為是屬於不當和正麵的,告訴孩子:老師和媽媽指出你的缺點,是要幫助你更快地改掉壞習慣,讓你更聰明、更可愛。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千萬不要姑息,特別是有些孩子屢次犯同樣的錯誤時,更不能丟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