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淺論學齡前幼兒耐挫力的培養(3 / 3)

三、培養幼兒的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1.在日常生活中,應充分注意培養幼兒各方麵的能力及必要的技能技巧

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明確各階段教育教學目標要求,在身體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等方麵培養幼兒各種能力,並注意教給幼兒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如拍球、跳繩、剪紙、畫畫、跳舞、係鞋帶等,對於幼兒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表揚和充分肯定,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老師要相信幼兒的能力,這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使幼兒從中獲得自信,確信自己“我有能力”“我能做好”。比如敏敏有一次練習跳繩,她的協調能力不是很好,在練習的過程中,她有無數次的摔倒,無數次一個都跳不起,她有說過不跳了,也扔過繩子,後來,我和她媽媽就鼓勵她:“跳繩是很累,但跳繩可以鍛煉身體,可以長高,來,我們也來跳。”看著我們充滿鼓勵的目光,她也有勁了,常常練習,現在跳得可好了。

2.必須使幼兒能夠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

不同發展水平層次的幼兒對成功的體驗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教師要在各項教育活動中兼顧不同發展水平層次的幼兒,如在折紙活動中,對能力強的幼兒可讓其獨立完成活動,而對能力弱的幼兒,可在紙上折出折痕,引導其完成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又如有一小朋友在認知、動作發展等方麵相對於同年齡的幼兒來說較差,因此他在各項活動中都畏縮不前,難以完成活動,性格也逐漸變得內向孤僻。為了讓他體驗成功,在每次的活動中,老師有意識地降低難度和層次要求,讓他每次都獲得成功、獲得滿足,逐漸樹立起他的自信心。所以,要使幼兒經常保持自信,應讓幼兒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

3.應相信幼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某次角色遊戲,老師提出遊戲的要求和規則後,幼兒大部分都自由地選擇遊戲材料和角色,當遊戲進行一半時,有一名幼兒在“麥當勞”與同伴吵起來,原來由於錢幣麵值的不明確,導致發生誤會。在活動後,老師及時組織幼兒討論該如何分清不同麵值的錢幣。通過一番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在錢幣上麵寫上數字,便於識別。老師還請幼兒自己設計錢幣,並寫上數字,這種實踐活動能培養幼兒自主、自立精神,鍛煉幼兒的智力和社會應變能力。此外,教師可適當委托幼兒完成簡單的任務,傾聽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這樣,使幼兒能經常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評價就高,自信心就強。而對於自信心較弱的幼兒,教師必須給予更多的關注,為其創造條件獲得成功,如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幼兒提些容易回答的問題等,使這些幼兒在一點一滴的成功中逐漸形成較強的自信心。

四、促進自我肯定,培養自信心

1.要培養幼兒的耐挫精神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風順。怎樣評價自己,怎樣對待失敗,不同態度會導致不同的情況。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正確分析幼兒的情況,幫助幼兒正確對待不足和失敗,培養幼兒大膽、勇敢、堅毅的意誌品質。如在一次戶外活動中,一名幼兒將手中的飛鏢飛到了樹上,怎麼辦呢?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用力搖大樹、爬上樹去、搬梯子拿等。對於幼兒的說法,老師沒有嘲笑或禁止,而是請大家試一試:用力搖大樹,樹太大,不行;爬上樹去,太危險了,而且爬不上去,也不行;搬梯子去拿,梯子靠不住,也不行。大家都積極地開動腦筋,最後想出一個辦法,用鉤子鉤,果然把飛鏢鉤了下來,大家高興地歡呼起來。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懂得了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思考,不怕挫折和失敗,這樣幼兒會逐漸形成向困難挑戰的信心和勇氣,增強自信心。

2.幫助幼兒發揚自己的長處,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培養自信心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有的幼兒畫畫畫得好,有的幼兒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兒動手能力較好,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裏活動時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老師應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幫助幼兒在某些領域活動中獲得成功,使幼兒建立起自信,從而促進其他方麵的發展。如有的幼兒智力發展一般,但社會性發展較好,能關心集體,熱愛勞動,老師要及時地表揚肯定他的這些做法,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可愛之處,從而促進其自我肯定,增強自信心。現階段,幼兒園提倡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有的幼兒由於不會交往而受到同伴群體的排斥和拒絕,從而感到孤獨,缺乏自信。因此,教師要教給幼兒正確的交往技能,多鼓勵這些幼兒多與同伴交往,並教育同伴接納他,關心和愛護他們。

五、做好家園聯係工作,教師、家長共同努力

家長在培養幼兒自信心的方麵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經常保持與家長的聯係,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取得家長思想上的認同及行為上的配合,了解其家庭教育的情況,結合家長反饋的信息共同探討培養幼兒自信心的途徑和方法。讓家長明確要尊重和信任幼兒,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水平提出要求,不能操之過急,期望過高,以致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放心讓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一味包辦代替,以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要為幼兒提供一些與同齡夥伴交往的機會,讓他們自己解決遇到的矛盾和爭執,從而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

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項複雜而長期的工作,要真正實現這種教育的價值,就必須從兒童生活的具體問題出發,讓幼兒在具體的生活中體驗自己的感受和變化,教師和家長應充分認識自信心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保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人人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