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心靈感觸(1 / 1)

孩子們給我的每一次擁抱、每一個親吻、第一次撫摸都讓我感動。麵對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我深深體會到教師不但每天要接受或給予孩子們愛,更重要的是要從孩子們細微的情感變化中,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與家長一起做好教育工作,使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

我班有這樣一個男孩子,他不愛講話,喜歡獨來獨往。我便留意觀察,發現他每天早晨來園時總是不開心,而且有時還淚眼汪汪的,不跟老師和同伴打招呼。爸爸走後,他就悄然坐在位子上,一言不發。別的孩子在看書、玩玩具,而他似乎總在默默地想些什麼。他已經習慣把自己封閉起來。

直到有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我才對這孩子有了新的認識。那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樣拿出點名冊,點到他時,他仍然不作聲,孩子們開始嘲笑他,有幾個淘氣的甚至說他是啞巴,我立刻批評了他們。這件事讓他媽媽知道了,她很傷心地向我講述了孩子的情況:她與愛人因忙於事業,比較少和孩子溝通,忽視了對孩子的個性培養,造成了他不願與人交往的孤僻個性。不過,孩子在家裏很健談,她對我說:“孩子沒有孤獨症,真的沒有,隻是有些內向,不善於言表。請老師告訴別的小朋友,不要這樣對待他。”當時我被這真切的母愛感動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個母親對孩子殷切的希望和那份執著的愛。

從那以後,我更加注意他、親近他、愛護他。玩玩具時我與他一起玩,告訴他玩的方法,再讓他看別的小朋友玩,鼓勵他積極參與。吃飯時他總是很慢,我便耐心地告訴他飯菜有什麼營養。慢慢地,我覺得他與我親近起來。一天,他穿了一件新的棉衣,這便成了我們之間的話題。我問他:“這是誰買的衣服?真好看!”“媽媽”。他竟然開口回答我的問題了,我激動極了。“你喜歡嗎?”“喜歡。”雖然他說話很小聲,但是看得出他已經願意與我交談了。我趁機鼓勵他說:“你說得真棒,聲音也很好聽,點名時能說‘到’嗎?”他點了點頭。第二天點名時,我向他投以鼓勵的目光,他果然用小小聲音應了聲“到”。我激動地拍起手來,孩子們也為他鼓掌,他開心地笑了。這是他第一次露出自信的笑容。

還有一次,我們去戶外活動,他像小鳥似的依偎在我身旁。我指著大型玩具對他說:“你瞧,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你也去吧,很有趣的!”可他緊緊拉著我的衣角,眼中流露出害怕的目光。於是,我輕輕撫摸他的頭,對他說:“你是個勇敢的孩子,不要怕,老師帶你一起玩,好嗎?”當我拽著繩子滑下來時,他也嚐試下滑,滑到一半時,他看了看我。我趕緊朝他微笑、點頭,最後他獲得了成功。當他發現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勇敢時,那種害怕的表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輕鬆、愉快的笑容。他高興地走到我麵前,我蹲了下來,以為他會和我說些什麼,但他什麼也沒說,隻是用那雙曾經沒有光彩而此時卻充滿靈氣的眼睛看著我。忽然,他伸手輕輕撫摸我的頭,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這是他第一次主動地與我接觸,我覺得他接受了我。

在以後的日子裏,每當他高興時,他便走到我麵前,用他那特有的方式告訴我他的心情,而我總是蹲下來,愉快地接受著他的撫摸,這已經成為我們之間的默契。

現在,他已經順利地進入大班。每每想起他的成長過程,我的心情總有點不平靜。是啊,孩子具有不同的遺傳因素、家庭環境及個性特點。有的活潑開朗,伶牙俐齒;有的拘謹內向,沉默寡言。作為教師,我們應從各個方麵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均等的機會。孩子就如顆顆等待發芽的種子,而老師應如和煦的陽光、甘甜的春雨,去溫暖、滋潤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