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教師心理健康與學生心理健康的關係(1 / 2)

摘要: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因素,本文從理論方麵闡明,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師生關係,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生活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成績、個性發展。加強教師心理保健是學校工作當務之急。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舉措,全麵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方麵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親其師、信其道”“度德而師之”“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德以修己,教以導人”,隻有德才兼備,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敬重和信任,才能在學生中享有威信,學生才樂意接受他的教育。教師的威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和前提,而教師威信的形成,最根本的因素是教師本身的素質條件,其心理素質是最基礎的素質條件;教師的人格及其言行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影響或教育手段,這種影響在塑造青少年的靈魂中是其他影響所難以比擬的,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也代替不了的;教師的人際交往態度和能力也會影響學生對社會現實的態度和情感,青少年從與教師發生的關係中,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現實關係,也從教師的人際交往方式中學會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準則;教師的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高尚的道德情操,都會影響學生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然而,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盡如人意,賈林祥等用心理症狀量表(SCL-90)在陝西省調查了358 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說明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雖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一份上海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調查的報告中提出,中小學教師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占48%,其中12%有明顯症狀,2%有嚴重心理問題。錦州鐵路六中1999 年組織68 名教師對心理素質進行了自我檢測,結果為:心理問題較重的占4.4%;有一定心理問題的占42.6%;心理健康的占53%。這幾個調查都互相印證了教師群體中確實存在著不少心理健康方麵的問題。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的提高。

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麵的,有人研究表明,中學生心理問題中70%~80%與教師有關,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緊張,造成了學生的心理問題。本文試對這種心理影響的機製做一分析。

一、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學生的直接影響

1.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直接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

教師的不健康心理特別是不健康的情緒狀態和暴躁乖戾的性格,往往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教師不能正確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能理智地對待各種遇到的問題,往往造成對學生的心理傷害。據有關調查表明,90%的學校恐懼症都是由於教師的非正常教學行為引起的。美國全國教育聯合會在一份《各級學校的健康問題報告》中指出:“由於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對於兒童的決定性的影響,就不應該讓他們留在學校裏麵。一個有不能自製的脾氣,嚴重的憂鬱,極度的偏見,凶惡,不能容人,諷刺惡毒或習慣性謾罵的教師,其對於兒童心理健康的威脅,猶如肺結核或其他危險傳染病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威脅一樣嚴重。”

2.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

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甚至人生觀和世界觀。一些教師由於自身工作或家庭生活中的矛盾沒有解決好,情緒調節自控能力不強,將個人在社會、學校、家庭方麵的失意煩惱帶入學校,錯把學生當作自己發泄情緒的對象,將自己的否定情緒遷怒於學生,或者用自己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影響學生,造成對學生的心理的傷害,甚至改變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貽害終生。

二、教師心理不健康會影響師生關係,間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

1.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會影響師生關係

在一項關於初中師生關係的調查中讓學生回答師生關係像什麼關係,結果34.7%的學生在回答中反映出他們對自己與教師的關係的感受是消極的。有許多人認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像貓與老鼠的關係,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警察與小偷、老虎與兔子、法官與罪犯、暴君與複仇者、監獄長和囚犯、留作業的工具和做作業的工具、棍子和懶驢的關係。一些教師采用五花八門的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法對待學生,充分說明他們是有心理問題的人。在全國,體罰學生的事件時有發生,不斷被媒體曝光。有讓學生自己用刀片刮臉的,有讓學生吃糞便的,有讓全班學生輪流用教棒打一個同學的,有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麵扒下女學生褲子的。這種嚴重的虐待侮辱學生的事件被曝光了,但還有很多類似的但程度較輕的體罰事件沒被曝光,卻是每天都在發生著。教師這些不健康的心態,都會嚴重影響師生關係,造成學生的心理困擾。

2.教師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