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於教師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問題
目前,深圳市教師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調,在小學,女教師大大多於男教師。在本研究調查的61 名教師中,女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比男教師好,但並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甚至在心理健康的各個因子上,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正編教師與借聘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正編教師與借聘教師相比較總體上存在顯著差異,且後者得分普遍高於前者,特別是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焦慮與精神病性四個因子上兩者的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因此,本研究的結果揭示借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於正編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這與以往的許多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深圳有6 萬名教職員工,有近萬名是借聘教師。即是每6 名教師中就有1 名借聘教師。何謂借聘?沒有正式編製。也即意味著他們從聘用程序到工資待遇、社會保險,從職稱評定、業務培訓到各種評優活動,都無法與正式在編教師享受同等待遇。而借聘教師有哪些苦衷呢?內地教師調入深圳一般都要經過求職、試講、借聘及考試等幾大關,借聘時間短則半年,長則可能兩三年,有的甚至10 餘年。無論借聘教師過去是校長、科長還是大學教授,初進深圳的學校幾乎都要先從普通教師做起。學校領導為考察其能力和工作態度,往往還會加擔子或讓他啃硬骨頭。同時借聘教師的待遇又很低。相比較有著優裕生活條件的深圳同事,他們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此外,借聘教師一方麵要為自己的調入而努力,另一方麵還要為配偶的接收單位、孩子的上學等諸多問題而操心。有的教師為了處理好原單位的種種關係,還得時常奔波於兩地之間。向往深圳,想在深圳大展拳腳的美好願望和現實工作之間的強烈反差,使深圳借聘教師的心理壓力非常大,有些還會對他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呼籲深圳市有關部門應重視借聘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五、建議
要解決目前深圳市區小學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借聘教師的心理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有關部門必須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有足夠的重視,其次學校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好現有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調查結果,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營造良好氛圍,增強集體凝聚力。學校領導在重視良好的校風與學風形成的同時,尤其注意要為教師創造寬鬆、和諧的人際氛圍。學校領導應帶頭不搞“同鄉群體”,任人唯賢,提倡嚴謹的治學態度,並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人際氛圍。例如:定期開展教師的學習和交流活動。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假期旅遊參觀團,讓所有的教師(包括借聘教師)都能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增強了全校教師的凝聚力,從而形成了學校工作有效的合力。
第二,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學校領導部門要為教師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多與教師溝通,了解教師的情況,並針對有特殊情況的教師給予及時幫助。學校在實行管理體製改革期間,領導層更要注意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讓教師明確改革的目標和意義,使他們對學校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
第三,加強監控,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學校要不定期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方麵的培訓,幫助他們獲得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有效方法。同時,定期使用心理健康量表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測試,並及時分析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從學校的角度采取一些措施,減少減輕教師的心理問題。
第四,注重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教師本人要重視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教師要主動尋求改進自身心理素質的措施;正確對待壓力,及時調整心態,客觀評價自己;學會交往,增加社會適應能力。
六、結論
本研究采用SCL-90 症狀自評量表對深圳市某小學的61 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表明:①該學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水平較好;②不同性別教師之間男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比女教師低,但差異不顯著;③該校借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於正編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焦慮與精神病性因子上達到極為顯著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