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剖析(3 / 3)

(一)教育行政部門重視教師心理健康工作是教師心理健康的保障

作為教育行政部門,一方麵,要設置教師心理健康研究機構,對教師心理健康進行專題調研,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輔導和管理;另一方麵,要努力減少形式主義和不良風氣對教師造成的心理壓力。

有的教育行政部門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子,卻走著形式主義、“應試教育”的老路。用頻繁的抽考、競賽逐級排名,給教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對各類檢查進行逐級查材料而不是去實地調研,從而導致學校造假,逼著教師造假,久而久之教師心理倦怠;甚至優質課、職稱評定等不能真正公正、公平、公開,而是人為因素幹擾客觀因素,這樣往往導致教師心理失衡。

(二)學校管理製度的科學化、人文化是教師心理健康的根本

作為學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科學的管理製度,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各項工作有規可循,有據可依,操作起來公正、公平、公開。

作為學校的領導,要以身作則,一碗水端平。有的領導,高高在上,我行我素,對下一味指責壓製而缺乏人文關懷與指導。教師憤憤不平,心理怎能健康。有的領導,極富親和精神與民主意識,對有錯誤的教師予以委婉的批評指正,對工作認真出色的教師,即使不表揚而是親和地一微笑、一眼神,教師們也深感莫大的激勵。教師如沐春風,心理怎能有扭曲壓抑的感覺。

我們學校注重教師的心理健康,努力做到管理的科學化、人文化。比如備課,我們打破傳統重數量的做法,而要求教師重質量,講創新,在數量上僅要求達到傳統的約三分之一即可。這既有利於改進工作,又有利於緩解教師的辛勞,從而為教師的心理健康營造了有利的氛圍。

(三)教師個體自我心理調節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作為教師個體,必須適應教師職業緊張而繁忙的特點,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到:敬業、寬容、淡泊、放鬆。

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既然走上教師之路,就應該在工作中努力釋放自己的光和熱,敬業愛崗,愛學生,自然會有成就感,會精神充實,心理一定會健康。

寬容:教師在工作中正確地看待競爭,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強手、對手,就會心胸開闊。如果對任何事都斤斤計較,一味地算計他人、嫉妒他人,心理就會扭曲變態。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與不足,就會心平氣和而少躁鬱、少怨怒,就有利於教師心理健康。

淡泊:教師如果心平氣和地看待自己的職業、自己的工作,心態就會坦然;否則,心態就會失衡,就不利於心理健康。對工作中的名利榮譽,趨之若鶩,得到歡喜,得不到就失落,這樣的教師心態常常在不平衡中波蕩。

放鬆:教師不僅要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除了要鍛煉好自己的身體外,還要學會放鬆自己的心態。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放鬆心態。在和同事、家人、親朋的溝通交流中,調整心態,放鬆自己;在和學生的交談中,探討教育教學的有效途徑,既是無意工作,又是調節心態。百忙抽閑,必不可少,放鬆心態的方式多種多樣,體育鍛煉、靜坐、聽音樂、欣賞文學作品、練書法……

教師是樹,心理健康是陽光。願每位教師都有陽光燦爛的心態,讓教育之花更鮮豔!讓教育之果更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