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剖析(1 / 3)

近年來,“教師心理健康”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2004 年4 月,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課題組對遼寧省168 所城鄉中小學的2292 名教師進行檢測,發現這個省的中小學教師的心理障礙發生率達50%之多,前不久,某地區某校一名教師自殺,一名教師精神分裂。近年來,全國各地教師自殺現象、精神失控虐待學生甚至殘殺學生的現象時有發生。

教師中,大多數人無奈地表示,隨著班級、升學、威信、社會等方麵壓力的不斷加大,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工作時間長、精神壓力大、社會責任重、人際關係緊張、焦慮心理嚴重等問題不僅摧殘著教師的身體健康,也漸漸催生出可怕的“心病”。為教師“減壓”,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心聲。而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密不可分的。

眾所周知,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育人的內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心理健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師整體素質提高和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與保障。如果教師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夠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種意義上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心理不健康的教師隻會源源不斷地“製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學生,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

我們對全校教師的調查顯示,近6 0%的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於歡樂,7 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教師中較普遍地存在著煩躁、憂鬱等不良情緒。教師自卑心態嚴重,另外,嫉妒情緒明顯、焦慮水平偏高等也是較突出的問題。

上海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一項調查顯示,教師心理疾患檢出率為48%,與一般群體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小學教師超出“常模”兩個標準差。廣州市天河區在最近舉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講座上,用心理健康測試量表(SCL-90)對在場教師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近半數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調查還顯示,31.51%的教師有輕度心理障礙,12.37%的教師有中度心理障礙,21%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6 9%的教師感到壓力大,嫉妒情緒、焦慮情緒的出現也比較高。調查發現,教師的心理問題症狀主要表現為抑鬱、精神不振、焦慮、過分擔心、有說不出原因的不安感、無法入睡等。

二、教師心理問題形成原因

1.過重的工作壓力

過重的工作壓力導致教師心理空間被嚴重擠壓扭曲。“我一向做事嚴格要求自己,1995 年剛參加工作時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年來不知何故我開始變得脆弱、多慮,常常是事情還沒開始做,便事先設想出多種後果,老是擔心教不好課程,擔心教學質量上不去,擔心最後考不過人家……總之,考不完的試,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壓得我透不過氣來,整日惶恐不安、心緒不寧,幾乎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我覺得當前在教學任務繁重,升學壓力過大,工作超負荷的現實情況下,許多中小學教師真實的生存狀態不容樂觀。事實上,對於教師心理存在障礙的原因,據中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調查,近五成受檢測的教師認為是由於“工作太累”,其中67%教師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 小時。事實上,從調查數據來看,教師的強迫症狀、人際敏感、憂鬱化以及偏執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體表現為一些教師有時無法控製自己的想法、與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