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稱交互抑製法,利用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的情境,並通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症焦慮習慣。
係統脫敏療法的步驟:
1.學習放鬆技巧
讓求助者靠在沙發上,全身各部位處於舒適狀態,雙臂自然下垂或擱置在沙發扶手上,讓他(她)想象自己處於令人輕鬆的情境中。例如:靜坐在湖邊或者漫步在一片美麗的田野上,使其達到一種安靜平和的狀態。然後,指導著用輕、柔、愉快的聲調引導其依次練習放鬆前臂、頭麵部、頸、肩、背、胸、腹、下肢,重點強調麵部肌肉放鬆,一般需要6~10 次練習,每次曆時半小時,每天1~2次,以達到全身肌肉能夠迅速進入鬆弛狀態為合格。
2.建立焦慮的等級層次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大部分出現症狀的學生主要誘因是特定焦慮的刺激,讓學生說出引起焦慮的事件和情境後,要求其本人把引起的刺激因素排序,從引起最小的焦慮到最大的焦慮。這是進行係統脫敏療法的依據和主攻方向。
這一步包含兩項內容:
首先,要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慮的事件,並報告出對每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慮的主觀程度,這種主觀程度可用主觀感覺尺度來度量。這種尺度為0~100,一般分為10 個等級,單位為s ud。0 表示心情平靜;25 表示輕度恐懼;50 表示中度恐懼;75 表示高度恐懼;100 表示極度恐懼。
第二,要將求治者報告出的恐怖或焦慮事件按等級程度由小 到大的順序排列。這兩步工作也可作為作業由求治者自己獨自去做,但再次治療時,施治者一定要認真檢查,注意等級排列的情況。
3.要求求治者在放鬆的情況下,按某一恐怖或焦慮的等級層次進行分極脫敏治療。
這一過程分為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是放鬆,具體方法與“放鬆療法”相同。
第二是想象脫敏訓練。由施治者做口頭描述,並要求對方 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時,便伸出一個手指頭來表示。然後,讓求治者保持這一想象中的場景30 秒鍾左右。想象訓練一般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想象要求生動逼真,像演員一樣進入角色,不允許有回避停止行為產生,一般忍耐一小時左右視為有效。實在無法忍耐而出現嚴重恐懼時,采用放鬆療法對抗,直至達到最高級的恐怖事件的情景也不出現驚恐反應或反應輕微而能忍耐為止。一次想象訓練不超過4個等級,如果在某一級訓練中仍出現較強的情緒反應,則應降級重新訓練,直至完全適度。
第三是實地適應訓練。這是治療的關鍵步驟,也是從最低級到最高級,逐級訓練,以達到心理適應。一般均重複多次,直到情緒反應完全消除,方進入下一等級。每周治療1~2 次,每次30 分鍾左右。比如對一個十分害怕貓的人,在治療中,便先讓她看貓的照片,談貓的事情;等到看慣了,不害怕了,再讓她接觸形象逼真的玩具貓,再讓她靠近籠子裏的貓,接著慢慢伸手去摸,最後去抱貓,逐漸除去怕貓的情感反應。
隻要積極誠懇地與她們交朋友,說上一句關心體貼的話語,送上一杯糖開水,或一塊點心,使她們有一種被關懷的感覺。我們既要做一個親切的能夠理解對方的朋友,還應給對方以職業的信任感。運用專業技巧,幫助同學們渡過難關,克服焦慮、恢複自信、增強自製能力,就能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經過上述數次治療,這些女同學出現的不適應症狀得到緩解,在第二個學期基本恢複正常狀態。
三、病因探討
對於我校部分女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我們對病因進行不斷深入地了解,現分析如下:
1.環境因素:
由於我校為全寄宿製學校,學生們遠離父母,大部分為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較低,環境適應能力差;同學們之間相互都很陌生,自己的好朋友沒有在一個學校,因此產生鬱悶、焦慮情緒和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