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心病”需用“心藥”醫(1 / 3)

中學時期是一個人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形成科學世界觀的重要階段,但同時也是形成個性特征的重要時期。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現一係列心理不適應的表現。我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青少年時期是最叫人憂慮的,在這個階段之所以會令人擔憂,主要是由於個體發展存在兩種現象:一是兒童時期適應不良所積累下來的問題,到了青少年時期便會表現得更加明顯與嚴重;二是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從兒童期過渡到成人期的關鍵時期,在追求獨立與建立自我的過程中,常會發生特殊的適應困難,這兩種傾向相聚相激的結果,遂使青少年在生活上行為上易於碰到問題”。

我校是一所全寄宿高中,大部分學生進入高一以後能很快地、較好地適應高中生活,展開自己絢麗人生的新篇章。而有一部分同學難以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新的生活,行為表現多種多樣,有暗自流淚,向家長電話求救,有煩躁不安,不思飲食,神情恍惚,夜不能寐,更有甚者出現暈厥、昏迷、不省人事,嚴重影響了學習、生活及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時使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幹擾。以下是較典型的幾例發生在我校的病例,由於心理適應能力差,出現嚴重軀體症狀,經過藥物及心理治療,恢複正常狀態。

一、病例介紹

例1 黃某某,女,1 6 歲,自入學後反複暈厥數次。發作時,全身麻木,軟弱無力。查體:神清,口齒清,血壓、脈搏均無異常;心肺體檢未發現異常;神經係統查無異常。追問病史,既往體健,無外傷史,初中偶有類似發作史,發病前無進食有毒食品及吸入有害氣體。通過班主任了解該生,父母在廣西,她隻身在深圳,住在母親的一個同學家,因父母迷信,曾算命稱她命硬,與父母相克,必須遠離自己,故將該生放在外省朋友家,對該生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致使她不願回到廣西父母身邊,寧願在外,過寄人籬下的生活,發病多次後,曾到北大深圳醫院檢查,C T、雙內耳功能、前庭功能、胸部X光片等檢查均正常。

例2 彭某某,女,1 6 歲,自入學後反複暈厥兩次,發作時,全身無力,無知覺,呼之不應,被送到醫務室。檢查:神清,雙目不睜,呼吸平穩,心肺查無異常,心率、血壓正常,神經係統查無異常,經治療緩解後到深圳市人民醫院檢查,各項結果均正常,經深入了解,該生有極強的與異性交往的欲望,以及獲得眾人關懷及憐憫的情感需求。

例3 鍾某某,女,1 7 歲,開學後,反複暈倒兩次,發作時,全身無力,似不省人事,由同學們背到醫務室,查體:神清,語言清晰,呼吸功能、血壓、脈搏均正常,經暗示治療,靜脈注射葡萄糖等,症狀緩解,經了解該生每次看同班黃某暈倒,隨即出現症狀。

例4 王某,女,1 8 歲,該生自入學後至今,經常出現眩暈、昏倒,發作時,頭昏不能行走,全身無力,查體:神清,思維清晰,心肺正常,神經係統查無異常,四肢涼,曾多次到醫院檢查,未發現異常。追問病史,小時候有被母親打破頭部的曆史,無昏迷,通過與該生交流並且家訪,了解該生母親脾氣不好,小時候經常毒打該生,曾將其頭部打破並縫合5 針。同時虐待其弟妹,直至拋下年幼的子女離家出走,至今不知去向。該生從小缺少母愛,在棍棒下麵渡過童年時光,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傷害,從而造成目前這種精神狀況。

二、處理方法

1.首先采用暗示療法:對於不同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暗示療法。

如:(1)肌注維生素B11 0 0 mg。

(2)靜脈注射50%葡萄糖20ml 加10%葡萄糖酸鈣10ml 混合液,同時臥床休息1~2 小時。

2.詢問、開導法:通過問診了解上述症狀發生的潛在起因、症狀出現的整個經過,並建立初步的診斷,出現症狀較輕的學生可以采用暗示療法,就是暗示目前“病情”已經好轉,不會出現嚴重的情況,向他(她)解釋其身體無器質性病變,並傳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自我保護方法,使症狀出現的幾率降至最低。

3.係統脫敏法:基本原理:源於對動物的實驗性神經症的研究。它是由美國學者沃爾帕創立和發展的。沃爾帕認為,人和動物的肌肉放鬆狀態與焦慮情緒狀態,是一種對抗過程,一種狀態的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起抑製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鬆狀態下的肌體,各種生理生化反應指標,如呼吸、心率、血壓、肌電、皮電等生理反應指標,都會表現出同焦慮狀態下完全相反的變化。這就是交互抑製作用。而且,能夠與焦慮狀態有交互抑製作用的反應不僅是肌肉放鬆,即使進食活動也能抑製焦慮反應。根據這一原理,在心理治療時便應從能引起個體較低程度的焦慮或 恐怖反應的刺激物開始進行治療。一旦某個刺激不會再引起 求治者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施治者便可向處於放鬆狀態的求治者呈現另一個比前一刺激略強一點的刺激。如果一個刺激 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範圍之內,經過多次反複的呈現,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這就是係統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