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熱帶森林中,人們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式捕捉猴子:在一個固定的小盒子裏裝上猴子愛吃的堅果,盒子上開一個小口,剛好容納猴子的前爪伸進去。猴子一旦抓住盒子裏的果子,爪子就再也抽不出來了。因為這種猴子有一個習性——不肯放棄已經到手的東西。猴子不肯放棄抓到的果子,於是被人捉住,失去了自由。
生命之舟載不動許多欲望,要想抵達理想的彼岸,隻有卸載,果斷地放棄那些可以放下的東西。印度猴子的下場,告訴我們一個真理:該放棄時就放棄。
人生很多時候需要一種寧靜的關照、自覺和放棄。很多事情就像手中的細沙,你越是想抓緊他,它從指縫間流走的就越快。
聰明的女人應該用理智控製自己的行為,不要貪多,該放棄時就放棄。從容放棄,固守一份超脫。
所以,該執著的時候執著,該放棄的時候也要放棄。
要想常自在,保持平常心
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是一種豁達與對生命一種參悟的超然。保持一顆平常心,人們就能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一切。在金錢和榮譽麵前,人們無動於衷;在誘惑和陷阱麵前,人們鎮定自若;在失意和落魄時,人們不氣餒……平常心的內涵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平常心”,其實並不平常。
失意之事人們常常碰到,有的人怨天尤人,憤世嫉俗;有的人自怨自艾,消極頹廢。其實人生就像一條在大海裏的小船,起起伏伏,不要為升上波峰而驕傲,也不要為跌入波穀而悔恨。人們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帶來的快樂,就會有足夠的力量承擔難免到來的挫折和痛苦。
曾經有一個大商人因為經營不善而欠下一筆債務,由於無力償還,在債主頻頻催討下,他精神幾乎崩潰了,甚至想到了自殺。
於是,他決定在臨死前到農村去生活一下,享受最後的恬靜生活。
當時,正值七月桃熟時節,果園裏結滿了紅紅的大桃,很是誘人。於是,他走進了一個老農的果園。老農看見了,便說:“城裏人,嚐嚐我的大桃吧!甜著呢。”
不過,心情低落的他,一點兒享用的心情也沒有,但是又無法拒絕老人家的好意,便禮貌地吃了一個,並隨口讚美了幾句。
老農聽見有人讚美自己的桃,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種植瓜果所付出的心血和辛苦:
冬季修剪果樹,春季施肥、澆水、打藥,夏季守護……
原來,他大半生都與果樹相伴,流了不少汗水,也流過許多淚水。
有一次,遭遇百年不遇的病蟲害,眼看著長勢頗好的大桃被害蟲吃得無法再賣;還有一次,夜裏來勢凶猛的一場冰雹,幾乎打落了所有的桃,他的豐收又變成了泡影……
老農說:“人和老天爺打交道,少不了要吃些苦頭或受氣。但是,隻要你咬緊牙,挺一挺也就過去了。因為,最後果樹收獲時,仍然全部都是我的。”
這番話讓商人醒悟了過來,他聽完老農說的話,連說“謝謝”,隨後便邁著堅毅的步子離開了農莊,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五年後,他在城市裏重新崛起,並且成為一個現代化企業的老板。
其實,和老農、商人一樣,任何一個女人都可以具備一顆平常心。經曆過一些事情後,回頭想想,其實人生中遇到的事情,沒有必要以太強調誰對誰錯、誰好誰壞的心理去對待;對於人生的得與失,也沒有必要去斤斤計較;凡事以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與自己相關的人或事。通過不同的經曆,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平和、樂觀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或事,讓自己始終有個好心情。
許多女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經常會生氣怨恨。生氣怨恨又有什麼用呢?隻不過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你怨恨我,我怨恨你,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就會越來越多。它猶如一把雙刃劍,即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因此,每一個女人都應當注意,遇到委屈或不公平的事情時,不必計較也不必難過,學會釋然,以平常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