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會導致最終的失敗。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過此類錯誤之後才懂得成功的真諦。宋朝的朱熹曾經以十六字真言對“欲速則不達”作了一番精彩的詮釋:“寧詳毋略,寧近毋遠,寧下毋高,寧拙毋巧。”
作為女人,做事也應放遠眼光,注重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達成自己的目標。許多事業都必須有一個痛苦掙紮、奮鬥的過程,而這也正是將你鍛煉得堅強,使你成長、使你有力的過程。其他方麵也是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操之過急往往會欲速不達。
該出手就出手,當放棄就放棄
我們每一個人,大多都知道在該執著的時候不懈執著,然而卻不是都明白在該放棄的時候果斷放棄。放棄不是一種無能,一種無奈,在特定情況下,放棄是一種更加明智的選擇。
當我們麵對眾多機會或者多個選擇時,並不是一味地去爭取所有的機會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要有所節製,有所選擇,要懂得適時地放棄一些機會。隻有懂得放棄一些機會,才可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得到更好的結果。
有一個電視台曾推出一檔娛樂節目,內容是數鈔票的比賽。規則相當簡單——每次從現場選拔4名觀眾,隻要他們有人能在規定的3分鍾時間裏,點出盡可能多的鈔票並且數目正確,那他就能拿走這筆錢。條件真的很簡單,回報也真的很優厚,難怪現場的觀眾全都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躍躍欲試。
比賽開始,4個人立刻埋頭“沙沙沙”點起了鈔票。然而,由於這一大疊鈔票是按不同順序雜亂疊著的,甚至還有大小不一的各類幣種,點起來確實很不方便。更要命的是主持人在比賽過程中還要輪流給參賽者出腦筋急轉彎的題,答不對題目是不允許繼續數的。這樣一番折騰後,3分鍾很快就過去了。4位選手手中也各自捏著厚薄不一的鈔票。接著,主持人讓他們各自在題板上寫下剛才所數的錢數。
第一位,5836元;第二位,4889元;第三位,3472元。輪到第四位了,這是個靦腆的女生,她在題板上寫出了自己的數目——500元。觀眾席上立刻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500元?她還能再慢一些嗎?”大家無法理解女孩為何數得那麼少。
接著,主持人開始當場清點各疊鈔票。結果很快出來了——第一位,5831元;第二位,4879元;第三位,3372元。又到了第四位,觀眾們驚奇地瞪大了眼睛——500元,分毫不差!按遊戲規則,她是唯一獲得獎金的人。在激動之餘,主持人表情嚴肅地向大家宣布:這位女孩是節目開播以來唯一拿走獎金的觀眾。
其實,另外3位觀眾隻不過是多記了100元,或是少計了5元、10元。但正是這一“票”之差讓他們緊張了3分鍾,卻徒勞無功!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觀眾席上又一次騷動起來,不過這次爆發的是熱烈的掌聲!
雖然參加比賽的另外三位選手數的錢數都很多,似乎也擁有更多鈔票,但最終的結果是前功盡棄。努力為自己賺取更多,原本無可厚非,因為人們的天賦、能力需要開發、運用,並淋漓盡致地發揮。然而做事也像做題一樣,不求快,隻求對;不求冒進,但求穩妥。隻有這樣,穩中求勝,才會使付出的努力得到回報,而不是急急前行,到最後一看:我是瞎忙一場!
放棄和選擇,並不是絕對的得失。有時候,放棄了,其實是得到了;有時候,選擇了,其實卻失去了。作為女人,必須學會時時審視自己,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約束自己的行為,為了抓住更好的,實現更好的目標,放棄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機會。握在手裏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擁有的,即便是現在所擁有的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真正銘刻在心的。很多的時候,該放棄就要放棄,以便讓自己及時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