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王陽明把朱宸濠交給張永。張永回報皇帝說:“朱宸濠被抓住了,這完全是江彬的功勞。”
不久以後,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也隨之免除了對王陽明的處罰。王陽明以取舍之術,舍去了赫赫功勞,從而避免了飛來橫禍。
“有所得必有所失”。我們不必一味地爭強好勝,在必要的時候,寧肯後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犧牲。這時的舍得未嚐不是一種明智,它甚至也是另一種擁有。
感情上也是如此,如果你努力了,也堅持了,卻始終仍舊沒有得到屬於你的愛情,那麼你是時候放下這段情愫了。及時地放手,不再無意義地糾結下去,重新開始,你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那份屬於自己的幸福,堅信它就在前麵不遠處。
恰到好處地放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這也是一種境界,是飽覽人間滄桑之後對物欲的一種從容,是運籌帷幄、成竹在胸的一種流露,是曆盡跌宕起伏之後對世俗的一種淡定。隻有在了如指掌之後才會懂得放棄並善於放棄,隻有在懂得並善於放棄之後才會獲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功。因此,明智地放棄,有時不僅是一種更好的選擇,也是更好的擁有。
正確麵對人生得與失
人生本身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得必有失。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得失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個聰明的女人就要學會正確地麵對人生得與失。
失去固然令人心痛,也令人悲哀,然而人生最難能可貴的特質在於明知道會失去,卻仍勇於追求。失去之前是獲得和擁有。但換一下角度說,如果沒有得,就不會有失。如果我們不想為失去傷心,也就沒有必要費力氣去追求。但人生又怎能停滯不前呢?
或許,你辛辛苦苦得到的,並不是你想要的東西,也許你追求的東西永遠是水中月、鏡中花。但是它卻照亮了你人生遙遠的希望。所以不要把“失去”當成人生無限大的沮喪,也不要把“失去”當成人生中的大挫折和大失敗。在適當的時候要懂得放手,因為失去是為了前麵還有一個全新的正等著。
在很久以前的蘇格蘭,曾有一個叫克拉克的人,靠拚命工作和勤儉節約攢下了足夠的錢,辦好了護照,買好了船票,準備帶著兒子去美國旅遊。
然而就在出發前,克拉克的小兒子被狗咬傷了,醫生告訴他,他的小兒子很可能會有患狂吠病的可能,需要留院檢疫。
全家的夢想在突然之間破滅了,他們無法按照計劃進行美國之遊,克拉克氣憤至極,隻能站在碼頭上望船興歎,心中埋怨兒子和上帝給他們帶來的不公。
幾天以後,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傳遍了蘇格蘭,巨大的“泰坦尼克”號遊輪沉沒了,這個被稱為永不沉沒的巨輪首航就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
聽到這個消息後,克拉克緊緊擁抱著小兒子,感謝他救了全家人的生命,他也感謝上帝把一個悲劇轉化為莫大的福分。
其實生活往往就是這樣,悲喜總是互相轉換的,正如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正麵認識得與失,人就會在得到的時候,懂得必然的失落;也會在失落的時候,懂得如何從失落中找回自我。
擁有和失去是人生常有的事,作為女人都應該學會習慣於失去,並善於從失去中有所得。受挫一次,對生活的理解便加深一層。舉得起,放得下,叫舉重;舉不起,放不下,叫負擔。做你喜歡做的事,並把它當成是一種樂趣,這樣並不一定意味著生活過得輕鬆,但絕對可以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人的一生,生命有限,欲望無限,一生中得與失總是交錯地與我們形影相隨,沒有人一直都會成功,也沒有人一直會失敗。不妨學學古人“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淡然和從容。
放棄沒完沒了的抱怨,選擇自心而發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