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正確麵對人生的得與失——做個聰明智慧的女人(1)(1 / 3)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簡單的一句俗語,卻包含了人生中的處世智慧與道理。

隻有聰明智慧的女人才懂得如何麵對人生中的得與失。正確認識得與失,女人就會在得到的時候,懂得會有必然的失去;也會在失去的時候,懂得如何從失落中找回自我,才能從容地以一顆平常心笑看人生。

同樣一件事情,不一樣的心態,那麼得出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所以我們常說換個角度看人生。每一個女人都應該學會跳出來看自己,以樂觀、豁達、體諒的心態來麵對自己,認識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因為好好生活才有希望。

康德說:“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就會認識到生活的苦、累或開心、舒坦都是自己產生的。那些感覺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心境,關係到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對事物的感受。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你就會從容坦然地麵對生活,再也不會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了。當痛苦向你襲來的時候,不妨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勇敢地麵對這多舛的人生,在憂傷的瘠土上尋找痛苦的成因、教訓及戰勝痛苦的方法,讓靈魂在布滿荊棘的心靈上作出勇敢的抉擇,去尋找人生的成熟。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自己就會在過日子中獲得快樂,“天天都是好日子”,心靈就會豁亮,沒有困擾和煩惱。

有一位老媽媽生養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一個賣傘的生意人,二女兒在染坊工作。這使這位母親天天憂愁:晴天,她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陰天,她又憂傷二女兒染坊裏的衣服晾不幹。她這樣晴天也憂愁陰天也憂愁,不多久就白了頭。一天,一位遠方親友來看她,驚訝於她的衰老,問其原由,不覺好笑。那親友說:“陰天你大女兒的傘好賣,你高興才是,晴天你二女兒染坊生意好也該高興才是。這樣你每天都有快樂的事,天天是好日子,你幹嘛不撿高興專拾憂愁呢?”老媽媽換個角度一想:“言之有理!”從此,她就笑口常開,每一天都過得十分開心。

人在一生當中,總免不了磕磕碰碰,遇到不快而生氣,或遇到天災人禍而痛不欲生等等。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應當怎樣去處理呢?

記得有一位哲人曾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生的。”這話很有哲理,它引導我們要會解脫。說到這裏,我也不禁想到另一個故事:

夏天的一個傍晚,有一美麗的少婦投河自盡,被正在河中劃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艄公問:“你年輕輕的,為何尋短見?”“我結婚才兩年,丈夫就遺棄了我,接著孩子又病死了。您說我活著還有什麼樂趣?”艄公聽了沉吟片刻,說:“兩年前,你是怎樣過日子的?”少婦說:“那時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呀……”“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沒有。”“那麼現在的你不過是被命運之船送回到兩年前去了。現在你又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了,請上岸去吧……”

話音剛落,少婦恍如作了一個夢,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便離岸走了。從此,她沒有再尋短見。

少婦之所以能夠回心轉意,是因為她能夠換個角度來看自己,從而看到一種生的曙光,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力度。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覺得問題已經截然不同。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了8000多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後,有人問他:你已經失敗了8000多次,還繼續研究有什麼用?愛迪生說,我從來都沒有失敗過,相反,我發現了8000多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

要知道能從失敗中走出來也是一種成功,如果你整天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之中,那麼你永遠無法成功……

在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苦難與煩惱都是自己依靠過去生活中所得到“經驗”做出的錯誤判斷。這時,我們不妨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你就不會再為戰場失敗、商場失手、情場失意而頹唐;也不會為名利加身、讚譽四起而得意忘形。換個角度看待自己,是一種突破、一種解脫、一種超越、一種高層次的淡泊寧靜,這樣才能獲得自由自在的樂趣。當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實現時,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人生。換個角度,便會產生另一種哲學,另一種處世觀。轉一個角度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待人事,人事無不輕安。